因着着急拆信,璟琇匆匆擦了擦身上的水渍便急着朝自个儿的住处跑去。“璟琇。”“三姐姐安。”璟琇停住脚步同来人问好。前些日子科尔沁一族为辅国公色布腾向大清求娶嫡公主,消息传来时璟瑟倒是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心中一轻。若是她和亲蒙古,一来皇额娘不必再行谋划;二来也能牵制皇额娘,以免犯下弥天大错。可是皇额娘却听不进她的劝诫,反而让人看住她,不允她去皇阿玛跟前乱说。正当皇祖母与皇额娘斗法时,科尔沁突然又放弃求娶,说是因为萨满在为色布腾卜算时竟是大凶,为解此劫需得在而立之后才能成亲。科尔沁派来的王公带来了好些牛羊献给大清,只说不愿误了公主花期,请求取消和亲之约。弘历本就被太后与皇后折腾的焦头烂额,自是一口答应,又留王公暂住行宫之内,共赏这江南之景。可是璟瑟却有些提不起精神。不说这件事有多巧合,单是皇额娘与皇祖母撕破脸面一事便让她忧心。大清以孝治天下,皇额娘为了稳坐凤位定要以身作则;而皇祖母的身体十分康健的,且并非万事不理的长辈。偏皇额娘正迫切地为她寻觅婚事,璟瑟满腹心事无人听,只好出来逛逛园子,不曾想遇到了璟琇。“怎的跑这般快,回头若是着了凉该怎么办?令娘娘知道了会担心的。”江南多雨水,每逢傍晚常刮起蒙蒙细雨,有时只穿夏衣还有些凉意。“三姐姐,我穿的多,而且只要跑快些,很快便能到了。”璟瑟对于这个妹妹的活泼也是有所了解,拿手帕给人擦了擦额角的薄汗便收了手:“好,快些回去吧。”或是急着拆信,璟琇只是道了别,并未提起请璟瑟过去坐坐的事来。等璟琇跑远后,璟瑟喃喃道:“年少不知愁滋味啊。”可惜,打那年圆明园起,自哥哥逝去后,那样的日子便离她远去了。“公主,奴婢瞧着快要下雨了,咱们去廊下站着吧。”宫女本不敢打扰璟瑟,可若是让皇后娘娘知晓她们‘伺候不尽心’,只怕公主也保不住她们。璟瑟也无意让自己染上风寒,走到廊下没一会儿,外面已飘起雨丝。望着雨景,璟瑟又开始出神:方才璟琇手中拿着的应是令贵妃的信吧。璟琇、永琛,还有璟妘,他们总是快快乐乐的。真是让人羡慕。……哪怕出门在外,弘历对几个儿子的课业依旧是高标准,严要求。这不,几个阿哥又被轮番考察课业,待考察完七阿哥永瑢后,已过去一个时辰。“不知礼,无以立也……额……不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听着这磕磕绊绊的背书声,弘历紧蹙的眉心反而松缓了些。永瑢起码比他的胞兄永璋好些,当初永璋在这个年纪时,才真的称的上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该批评的批评,该指点的指点,连带着已定亲的大阿哥永璜,没有一个得到一句夸赞。就着还是好些的,比如三阿哥永璋直接得了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即便这样,几人还是得恭敬乖巧地送弘历离开。临走时,弘历抬了抬手,李玉将一封厚厚的书信呈到永琛面前:“五阿哥,这是令贵妃娘娘与五格格给您的书信。皇上特地让人先拣了出来。”已初见俊秀的小少年当即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忙不迭地伸手接过:“谢皇阿玛。不知额娘静养的如何了?”先前弘历便问过永琛要不要给他额娘送信,谁料永琛说:“额娘说了,让儿臣乖乖待在皇阿玛身边,便是不递信她也能安心静养。”当时皇后与太后僵持不下,弘历正是心烦的很,听了这话后面色不改,心中倒是得了些许慰藉,对于令贵妃的评价又变了些,上的心也多了点。所以面对永琛的问题,弘历还真能说上几句来。这幅父子相和的温情场景落在其余几个儿子眼中耳中却不是个滋味儿。在园子里几个阿哥的住处都聚在一处,这般安排本是某位君父想看兄弟和睦,可惜注定事与愿违。游廊内永璜大跨步地独自在前,永璋带着永瑢走在中间,身量还未长起的永琛倒是落在最后。只是,人未至,声先至。“哥!”一名穿着天碧色衣裙的小姑娘怀抱一物飞奔而来,但步履间仪态仍在:“大哥、三哥、七弟弟好。哥,我们一道看信吧。”说完话后,璟琇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永琛离开:“咱们快些看,等会儿我还要跟皇祖母练字呢。”永璜一肚子的话都到嘴边了,不得不吞了回去给自己憋出一个响嗝出来。“嗝~”音量之大,盖过了其余两人的腹鸣声呢。:()综影视:苔花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