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石头把两条毒蛇放好,和李老爹俩人背着大背篓就带着干粮下了山。
没背着重物,下山还是很快的,俩人直接抄近路,去了平丘县。
平丘县城比较大,石头打到稀罕的猎物也都是到这儿来卖。
进了县城,俩人约好在什么地方碰头,石头轻车熟路的找到那户人家,敲开后门。
李老爹则是直奔卖菜卖粮的地方去了。
石头就比较顺利了,每次他送来的都是比较稀罕的猎物,管家交代过,下人不会为难他。
管家痛快的给了银子,还让石头抓到鹿再送过来,冬天宴客可以烤鹿肉吃。
所以说不管闹得有多乱,富贵人家永远都不用发愁,难的是那些平头老百姓。
每一次下山,看到当下的景象,石头心情都不好。
路过一个大的商铺,只见跑腿儿的俩伙计直抹眼泪求掌柜的。
掌柜的说道:“你们也别哭,我也没辙,东家让裁人我能咋办?京城已经封路了,咱们的货进不去。如果再过些日子,直隶府或府城再打起来,咱们店都得关。”
一个伙计挂着哭腔说道:“这要是家里没了收入,可咋过呀?”
掌柜的也是叹口气,生意难做。
伙计临走时,掌柜的还多给了半个月的工钱。
一段小插曲,石头听完心中却是紧了起来。
看来京城中形势严峻,各都府也都加紧了戒备。
僵持了这么久,真的要打起来了。
石头加快脚步,到了给老爹约定的地儿。
这一大片都是卖农产品或家禽的。
乡下人家年年养鸡鸭,就是为了卖了蛋换点油盐,自家种的菜,好的都要拿到集市卖掉。
果然李老爹猜对了,到节气后集市上卖白菜萝卜的果然比前段时间多了。
可价格也比往年高了好多。
李老爹找到一户卖菜的已谈好价钱,对方听说可以用米面换菜,高兴的还多送了不少芥菜疙瘩。
这个拿回去可以当咸菜吃,一冬天早饭就粥喝,也有下饭的菜了。
李老爹和对方谈了半天,最后卖菜的那户人家也是实诚人,答应把腌好的芥菜疙瘩让他们拿走。
反正家里还有盐汤,自己继续腌就行。
李老爹也高兴,这样挑回去就能吃,还省的自己腌了。
石头找到李老爹时,双方都已经谈好了。
卖菜的那户人家,见石头和李老爹都是背的背篓,说道:“你们要的多,用背篓背可就费时间了,要是近我给你送家去。”
李老爹说道:“你家不是就住在县城外吗,我们到你家去挑,估计一天都挑不完。”
跟对方要了四个筐,两根扁担,当然石头也给了十多文钱。
一般的农家人自家用都是自己编,虽然不好看,但是挺耐用。
这户人家应该原先挺有家底儿,家里也有辆驴车。
留下婆子和小儿子在这儿继续卖,他则是赶着驴车拉着石头和李老爹回了家。
石头把二两银子递过去,“大叔,说好了先付二两银子,剩下的用粮食换,明天我们来时就把粮食挑来。”
李老爹也说道:“我们下午得挑两三趟,你家得留个人在。”
“哎,哎,行,家里一直有人,我帮你们装筐里。”
大叔也高兴,他哪儿想到卖的这么痛快,今年菜贵,光问的,买的都少。
他家开出来的荒地全种了菜,家里还指着多卖点儿菜,买点儿糙米黑面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