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锡平的身高大概一米八八左右,比张承光稍矮,但他体格壮硕,目光凌厉,气势上并不弱于张承光分毫。
而地下基地三名代表也都在打量着张承光和根据地内的一切。
这里的一切的确和情报中说的一致,没有多少偏差,张承光等人的实力,从随身携带的武器以及那股若有若无的压迫感也能够清晰的观察出来。
这一伙人的确强得可怕。
众人相互介绍,张承光众人带着宁锡平一行人参观了整个根据地,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便立刻进入了正题,开始了讨论。
中间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之上众人存在分歧与矛盾,但最终在张承光和宁锡平的努力下,以及共同危机的推动下,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确定了撤离计划。
基地方面将会建立起一条从基地直通北郊的信息传递渠道,方便双方及时沟通,情报共享。
然后,基地方面会采取分批撤离的方式,通过广江市的地下隧道与管道系统将幸存者们运送到北郊,再从郊区往河安度假区方向进行转移。
最先一批撤离的将会是具有战斗力和建设能力的青壮年以及研究生产人员。
云璃山庄的根据地众人需要负责提供最初阶段的庇护以及相应的物资供应,而基地人员到达云璃山庄之后,将会共同负责起建设和守卫根据地的责任,为庇护更多人做准备。
最后,也是分歧最大的管理问题。
双方最终决定成立河安山人类根据地临时管理委员会,在撤离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对涉及双方所有幸存者,包括后勤内务、装备、研究、制造以及军事防御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商管理。
临时委员会之中,双方各设一名总负责人,对委员会的决议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算是基地方面对根据地众人无偿送出重要情报,以及愿意帮助基地内众多幸存者的回报。
这个管理架构实际上并不合理,但在这特殊时期,却是双方能够最快达成一致,进行合作的最有效方法。
基地人员撤离的事情,已经不容拖延。
宁锡平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决定在回到基地之后会遭到多少质疑,即便他们是受到帮助的一方。
但他不在乎,他看到了这个根据地之中的活力,也看到了这群人的实力和态度,虽然他们基地内有一万七千余人,但真正的作战人员不到三百,而更加重要的血斑附体战士,也只有不到十人,与对方相当。
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冷兵器战斗中的高等战力,一人的作用就有可能匹敌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才能让更多人有活下来的可能。
就像罗大校所说的,一切都以人类群体的生存为最高标准。
任何质疑和反对,他和罗大校两人都会一同承担。
现在已经是新的时代,面对新的世界,不能再用老一套的行事风格了。
人类必须做出改变。
能够帮助所有人活下去的人,应该获得应有的位置和话语权。
会议结束,天色已经完全暗淡,双方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人类达成共识的道路总是充满了曲折。
“张队长,我一直听常老师提起你的事情,现在正事结束了,有没有兴趣和我稍微切磋一下?”
宁锡平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