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道:“我刚干完农活,每次都走这条路回家。”
因为有心要结识这大汉,伊尔就说:“我叫伊尔,路过这里,正想找一处地方过夜,你看我们有缘相识,你帮我找个地方怎么样?”
这大汉很直爽的回答:“就去我家吧。”
乘着夕阳的余晖,伊尔和这大汉一起向着大汉的家里走去,两人边走边聊。伊尔一边打听这大汉的情况,一边跟他东拉西扯。这大汉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太好,伊尔听得有些吃力
。
原来这大汉名叫雷切斯,不是本地人,是从马尔斯王国另一个村子过来的。雷切斯今年才二十一岁,比伊尔还要小一岁。
十多年前,雷切斯一家人在出海打渔的时候遇到暴风雨,父母都遇难了,他死里逃生,抱着块木头飘到了岸上,又一个人走到这里,那时候雷切斯还小,除了记得自己的名字之外,既不知道回家的路,也说不清楚他家的村名,后来幸好被一户好心的人家收留,然后抚养长大。
伊尔跟雷切斯交谈真的很累,雷切斯不会主动找话题,所有话题都由伊尔来找,伊尔问他话的时候,如果问得简单,他是问一句答一句,从来不多回答几句话,如果问得复杂,雷切斯就讲不清楚一件事情完整的经过。另外,伊尔跟他闲聊的时候,他只是嗯上几声之后就继续做听众。
人无完人,伊尔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只要多几个人聊天就不会这么沉闷了,所以他期待着赶快到雷切斯家里。
终于到家了,雷切斯的养父养母已经做好了晚饭,正等着雷切斯回来呢。俩夫妇见到雷切斯有朋友来都很高兴,忙着招呼伊尔吃饭。老夫妇还有一个跟雷切斯差不多大的儿子,一家四口加上伊尔五个人,开始边聊天边吃饭。
伊尔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就问老夫妇的儿子: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老夫妇的儿子答道:“我叫桑吉。对了,伊尔你是怎么认识雷切斯的?”
伊尔:“说来也巧,今天傍晚的时候,天气很好,我陪着我的马儿在村子附近吃草,我们慢慢的边走边吃。”
桑吉:“哦,好吃吗?”
伊尔:“貌似还可以。”
伊尔接着说:“这时来了一头公牛,疯得跟失恋一样,情绪激动,二话不说就跑到村子里行凶,然后…”
桑吉问道:“然后呢?”
伊尔:“然后我看到雷切斯不慌不忙的走到路中间,镇静的看着这只公牛冲向自己,那眼神就好像在看一只狗冲向一坨屎一样…”伊尔添油加醋的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伊尔跟桑吉很聊得来,俩夫妇也很健谈,雷切斯虽然有点插不上话,但是也很开心。
伊尔虽然表面上是在跟雷切斯一家东拉西扯的聊天,但实际上还是最关心雷切斯的情况,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农夫对雷切斯那么冷漠,所以伊尔一边夸着雷切斯,一边把话题往雷切斯身上扯。
伊尔了解到其实农夫对雷切斯的态度并非偶然,除了雷切斯的家人,全村人都是这样。十多年来,要么躲着他,要么
对他不理不睬。估计即使全村人都看到雷切斯今天的英雄事迹,那也很难改变长期以来对他的态度。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村民们不喜欢外地人,二是雷切斯本身的问题,接近两米的身高,难看的容貌,再加上他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这十多年来,除了桑吉,他在村里都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