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六年正月,东线魏军陆续开始撤兵,包括汉江段的魏军水师。当然,魏无忌没有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撤走,而是留下五万兵马在魏国徐州的琅琊郡作为防御夏军的边军。其余一共包括水师在内的十五万兵马全部撤走。按照魏无忌这一次的总兵力来推算,包括之前陆康一把火烧掉的明远的右路军,几个月之内,魏军一共折损了近十五万大军。夏军的损失就更加惨重。正月十五日,夏丘郡,李彦带着他的兵马又回到了这里。并且在夏丘郡的邱县驻扎下来。邱县县令张严前来觐见。“臣参见陛下,恭祝圣安。”“诶,你是魏国的臣子,应该自称外臣。”李彦很严谨地更正道。“是是,外臣参见陛下,恭祝圣安。”“朕问你,为何只有五百只羊?”“小县是边陲之地,民生艰苦,只有这么多了,请陛下恕罪。”“放屁!朕前两个月在宜城县待的时候,他们跟朕说,你们这边的羊比他们更多,他们给了朕九百九十七只羊,还欠三只,昨天听闻朕回来了,连夜派人送来的!”“陛下,他们骗您的……”“哦,这样啊。”李彦摆了摆手,王元吉立刻招呼几个禁卫军将张严往外拖。“记得喂狗,别浪费了。”张严被拖到门口的时候,李彦补充了一句。张严这才意识到自己是要被拖出去砍掉的,吓得脸都白了,连忙挣扎:“陛下,饶命啊!陛下,羊有很多,但都是那几个大家族家里,外臣也没办法。”“那你要不带个路?”“外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王元吉,你带上禁军,去找他们,就说王师来讨伐逆贼,为解救他们于水火,他们出点羊就行了。”王元吉一听,人都懵了,这理由可真特么的……“是!奴婢这就去!”王元吉刚出去不久,赵禹进来。“陛下,哥舒总督的信。”“快拿来!”李彦快速看起来,看完后忍不住笑起来:“好!干得漂亮!”“哥舒星带着骑兵把半个兖州犁了一遍,灭了七个郡望,魏帝派出大量骑兵,但他没有与魏军作战,迂回之后便开始返回。”“哥舒总督返回,东线魏军会不会不撤兵了?”“不会,现在局势完全变了,魏国的宋州之地在我们手里,魏崇延绝不会坐视不管,从今以后,魏国必须在宋州驻扎重兵。”“那我们现在可以趁机拿到宋州所有的城池。”“恐怕我们现在只能拿到楚丘郡了。”李彦说道,“如果继续北上,我军势必要在那里停留,魏主已经在调兵遣将,我军连续数月征战,已经疲惫,不宜再战。”一边一直沉默不言的张文泽心中震撼,皇帝陛下何时对局势的安排如此了得了?“张卿,你怎么看?”张文泽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说道:“陛下说的是,接下来我们还得与魏贼在宋州对峙,我军恐怕需要增加兵力。”“要增加多少?”“楚丘五万,睢阳五万,两郡相互接应。”李彦点了点头,说道:“张卿说的有道理。宋州总督一直空缺,你此次立了大功,这个总督就你来做。”张文泽又是一愣,连忙拜道:“陛下,臣此次没有听从陛下的命令,是大罪。”“是大罪,朕没说不罚你,你不听调令是大罪,但守护长阳,掩护许多百姓撤退,又拖住了魏合,给秦州减轻了很大的压力,这是大功一件,功过相抵,朕不追究。另外在长平之战中突袭魏军,这是大功,擢升总督。”说完,李彦看向赵禹,问道:“朕这赏罚没问题吧?”“陛下赏罚分明。”赵禹说道。“臣拜谢陛下!”“你现在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统计战死者,申请抚恤金;二是招募新的兵马,朕的禁军肯定不能留给你驻守宋州。”“臣明白!”“赵禹。”“臣在!”“你现在就可以派人去梁京找魏合了。”“现在就要开始跟魏国合作了吗?”“不是跟魏国,是先跟魏合合作,先把货给他。”李彦指着地图说道,“朕想好了,之后魏国与我们合作,就在楚丘设置一个边贸互市的地方,魏国商人想要过来,就在指定的地方做买卖。”“是。”“陛下是要跟魏国做买卖?”张文泽大感震惊。李彦便解释了一遍他的计划,张文泽更加震撼。还能这么玩?“边境要维持稳定,维持稳定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朕相信交给你是可以的。”“承蒙陛下器重,臣赴汤蹈火。”张文泽激动地说道,“但臣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我们还是用募兵制吗?”张文泽突然说道,“臣以为,魏国的府兵制倒是不错,兵源充足,且军费低。”“我们还是用募兵制,府兵制不适合我们。”李彦正面回答张文泽的问题,“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的基础上的,均田制需要将人丁固定在田里,汉江以南,重商业,人口流动频繁,这不符合推行均田制。所以我们依然使用募兵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李彦继续说道,“府兵制兵源充足,可士兵并非职业士兵,无法长期驻扎边境,需要轮调,如此便无法满足高频率的战争,魏国现在是世兵制和府兵制并行。综上所述,我们还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而不是看到别人的不错就照搬。”张文泽更加震惊,皇帝用简短的几句话就阐述出了这个问题的核心。这……这简直是治世明君啊!赵禹也很震惊,没想到皇帝对于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优劣,心中如此清楚。甚至分析到两国不同的国情上。“募兵的确容易募到一些兵痞流氓,朕打算设立一个监察院,专门监察军纪,监察院里再设立一个军事法庭,士兵们遇到不公,可以直接上诉。”“朕想着,士兵由朝廷养着,士兵得为国家卖命,士兵必须服从关键,严格的管教。既然我们要求士兵服从严格关键,那也需要保障士兵个人不受到无端的欺辱。双向付出,才能长久啊!”这番话,又直接把赵禹和张文泽震惊的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觉得皇帝陛下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几乎全部在核心点上。尤其是张文泽,他长期在军中,对军队非常了解。这时,外面传来王元吉的声音:“陛下,京师传来消息,说有大臣把皇后请出来了。”:()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