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克金,一克木。
这里的“木”,指的就是金丝楠木。
千百年来,金丝楠木就是我国最珍贵且最高级的木材,通常只会出现在宫殿和坛庙陵墓之中,比如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内都有金丝楠木的存在。
而在民间却极为少见,一是因为贵重,二是因为难得,三是因为逾越礼制。
和珅就曾逾制,在家宅中使用金丝楠木,这也是他后来获罪的原因之一。
而自明代起,皇家就专门设立有金丝楠木置办的部门,甚至钦定它为皇帝御用之木,称“帝王木”。各地官员若进供金丝楠木,晋升都会容易许多,平民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就能做官,以至于当时四川的金丝楠木被过度采伐。
《博物要览》第十五卷《各种异木》中写道:“楠木产豫章及湖广云贵诸郡,至高大,有长至数十丈,大至数十围者,锯开甚香。亦有数种,一曰开杨楠;一曰含丝楠,木色黄,灿如金丝最佳;一曰水楠,色微绿性柔为下……细腻可爱,为群木之长。”
真正的金丝楠木,在阳光的照射下,花纹会折射出缕缕金丝,尽显高贵奢华之态。李时珍也说它“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周,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不恰好符合皇家气象,神圣高贵吗?
有意思的是,金丝楠木的纹理还相当丰富,有的形似山水风景,有的层峦叠嶂,有的犹如飞
鸟花草,奇趣无穷,连文人墨客也都竞相推崇。比如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大佬也曾赋诗礼赞。
也因为如此,坊间多有金丝楠木的传说。传说,当年乾隆给自己修建寿陵时,看中了明陵的金丝楠木,于是以修葺明陵作掩护,“拆大改小”、“偷梁换柱”。
贺家这根金丝楠木,如今已不知来由,但它足足有两米来高,价值几何简直不敢想象!
上辈子,为拯救濒临破产的兴懋斋,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贺远征。
贺远征嘴上答应的好好的,说把金丝楠木卖掉,一半的钱给她,一半的钱用来挽救兴懋斋,哪知道,他当晚就偷偷找人将它拆掉运走,从此以后渺无音讯!
这辈子,贺知风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但他们连奶奶的小厨房都没进来过,自然也发现不了这柴火房里的宝贝。
只能说天意如此,贺知风独占的心安理得。
沏好茶,端出去,三人就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
“这房子瞧着很有些年头了,你不找个人修修?”李倩四处打量着,眼珠子不停地转悠。
贺知风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不过家里太乱,我得先把杂物整理一下,再请人来修。”
“这个我熟,泥瓦工什么的,可以帮你介绍。我看也不需要怎么大动,检查一下大梁和立柱,看有没有腐朽的,到时候换掉就行。”
时应染挑眉看向那古朴幽雅的屋檐,忍不住赞叹:“这些瓦当
,一看就是老匠人的手艺,现在想做一模一样的,只怕是不能够了。”
贺知风心中惊讶,这小子倒是厉害,一眼就说中了这房子的精髓。
思及此,突然想起一个人。
之前在京市兴懋斋的时候,某天,有位张先生拿出一片青釉双凤纹瓦当前来,询问他们是否有人会修复瓦当。青釉瓦当的制作工艺和陶瓷有相似之处,她本是打算接下这笔生意的,但手头还有其他活计,不得不婉拒,便只请他留了个联系方式。
“我母亲以前就是专门研究瓦当的,这是她失踪之前留下的……我本来想着,拿着她心爱的瓦当四处寻找,说不定就能找到她的。”张先生眼眶泛红,对这件物品格外珍视,原来是因为生母早年失踪,一直寻觅不到。
因为家里小子淘气,不小心摔了这瓦当,才要拿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