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那边刚刚解密了一片高性能cmos模拟低通滤波器的电路设计论文,我比较感兴趣,正研究呢。”
“什么玩意?”
于坤有些没听明白。
但也正常,大一新生连芯片最基本的设计原理都不明白,这些玩意看不懂可太正常了。
于是路遥继续解释道:
“是电子通信类的一片论文,这个……你就理解成一个射频生器就行。应用场景还挺多的,我比较感兴趣,所以研究研究。”
“????”
于坤更懵了。
但却不问了。
因为……问了也白问,压根听不懂的东西,费劲巴拉的研究起来也没用。
于是点点头,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路遥则继续看着眼前这篇由自己曾经的师兄成宇在自己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
至于他为什么要看,答案也很简单。
这是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第一次接触保密等级为高的项目研究。
而这个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卫星导航终端射前端芯片。
这么说或许好多人不懂是什么玩意。
可它在后世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称呼-北斗三代射频射前端芯片。
至于有什么用……
嗯,简而言之吧。这款芯片,是所有北斗用户信息收的最基本一环。
也是路遥所在的二十九所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但它并非民用。
他的规划很简单。
从个人来讲,他在微芯片行业,与华为合作过,麒麟芯片的架构他相当熟。但没什么用……现在的华为还在那奔着k3V2使劲呢。maLI的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而从学校方面,虽然他知道至少在研究生级别的实验室里,他才能接触到包括x86在内的所有芯片授权架构……可本科方面是根本见不到的。他就算有心去参加,人家都不搭理他。
你什么档次?参加我们的研究?
所以,微芯片研究设计,他现在入不了门。
但没关系。
他会的又不仅仅只有微芯片。
一些涉及到保密内容的东西,采用的可就不是什么aRm了。
所以,他的第二步,就在自己经历过的这些研究上面。
而眼前就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去年北斗刚刚宣布进入了第三代阶段的迭代研究。
而恰好,师兄这篇o3年的论文,就被所里拿来开展了前端芯片的设计研究。
因为和师兄一个导师的缘故,他理所应当的进入到了这个项目里,并且,几乎可以说从头开始完成了所有前端芯片的设计工作。
当然了,话得说回来,这个前端射频芯片工作量很大,无论是射频滤波器,还是差分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等等,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但……没关系啊。
这个芯片的第一环,也就是师兄设计的高性能cmos模拟低通滤波器,在o8年,就已经解密了。而北斗的前端射频芯片最重要的低通滤波器,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