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战,便可不败。便如诸葛亮,便是被司马懿活活耗死的。当然,这种局面的产生,需要双方实力之间没有存在断层的差距。眼看赵国沦陷,白也所率大军势不可挡,其实本心而言,楚国这边是很想派兵支援赵国的。可问题是,楚恒带着秦军镇守于韩国,让楚国这边如鲠在喉。说到底,还是如今秦国太强,有实力能分兵两路,且有两个上将级的将领领军,才导致了这种形势。楚国北上支援赵国之路,分别被韩、郑两国所阻,让项仲很是无奈。而这,也是楚恒当初闪击郑国的主要原因。没有了郑国可以借道,楚国想支援赵国,可谓千难万难。项仲试图打开局面,曾带兵详攻郑国。可让他十分气恼的是,郑国在面对秦国大军压境的时候,投降得比谁都快。但面对自己楚军的攻击,却抵抗地出乎意料的顽强。无奈之下,项仲只能带兵退回楚国。至于攻打韩国,项仲就根本没想过。如果现在的郑国是块难啃的骨头,那么韩国对于楚国而言,便是没有破绽的防御堡垒。那里不仅有几十万秦军,更有某个狡猾阴险的家伙统帅。然而,楚恒也没有给项仲丝毫喘息的机会。随着楚军兵力调动被确认后,楚恒自然也看穿了楚军这边的意图。于是,项仲刚带兵退回楚国,楚恒这边又集结了大军,再次陈兵于韩楚边境。项仲无奈,只能加派军队,继续跟秦军形成对峙之势。所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项仲也不敢确认,若自己这边防御的兵力空虚的话,对方会不会真的直接打过来。楚军想打,又不敢轻易发起进攻。秦军想打,但他们的主帅却不想打。一时间,双方互相拉扯,除了各自消耗大量粮草,倒是显得“相安无事”。反观北方那边,白也率领秦军,不断蚕食赵国。因为赵国主力已被白也击溃,赵国各地的抵抗力度并不大,被强悍的秦军一路给横推了过去。不到一年时间,赵国彻底沦陷。赵国上将军李沐不知所踪,而赵王携降书,与百官开城投降。赵国刚降,北方其他小的诸侯国畏惧秦国兵威,纷纷望风而降。至此,北域之内,秦已一统北方诸国。秦王收到消息,当机立断,令白也带着剩余兵力去韩国,且任命白也为伐楚主帅。自然,楚恒这个曾经的伐楚主帅被卸任了。不仅如此,白也一来,便拿着秦王的指令,拿走了楚恒手上的兵权。虽然南边这路,也让郑国不战而降,但秦王对于楚恒伐楚一事上的不作为,还是心有不满。所以,秦王最终决定替换主帅。这次,白也从北边带来的秦军,只有十万。原本六十万大军,其中五万在魏国境内驻守,伐赵一战,秦军伤亡在整个过程中也达到了十万。与此同时,无论是新占领的赵国,还是北边望风而降的其他诸侯国,都需要秦军去驻守。所以,白也若想伐楚,光靠带来的十万兵力是远远不够的。自然而然,楚恒手头的兵力,便被白也给“征用”了。对此,楚恒丝毫没有意见,十分配合地转移了手头的兵权。主帅军帐内,此时只有楚恒和白也两人。经历了一轮伐赵之战,白也身上弥漫的杀意更甚。走杀伐之道的,行杀戮越多,便会越强。当然,这条道也并不好走,很多走此道者,最后便会被自身杀意反噬,成为杀意的傀儡,失去自我。“上将军,许久不见,越发精神了。”楚恒脸上带着笑容,率先打起招呼。白也冷着脸,事实上,他很少会露出笑容。有时,楚恒都怀疑这家伙是个面瘫。白也沉默了会,才问道:“为何不战?”楚恒淡笑道:“我从不打没有意义的战争。”白也忍不住问道:“在你心中,为秦而战,是没有意义的吗?”楚恒呵呵一笑,回应道:“是,也不是。”白也不是追根究底的人,他直接道:“既然如此,伐楚之事,便全权由我接管了。”白也并不是来问责的,但想要伐楚,光靠他如今手头十万兵力,显然不够。所以,白也需要楚恒的支持。楚恒虽然在秦国当将军时间不多,但很得“人心”,已经有了很大一批拥护者。虽然白也并不觉得,自己掌控不了驻韩这边的秦军。但白也并不想节外生枝。对此,楚恒很干脆道:“上将军放心,他们会全力配合你的,毕竟,他们也渴望建功立业。”楚恒没想过阻止,一方面,他手底下的秦军确实渴望战争,以此建功立业。另一方面,秦一统北域,已是势不可挡。可以说,只要拿下楚国,如今北域其他诸国,要么主动投降,要么便会被秦军轻易击溃。而显然,楚国虽然算强国,但也独木难支,在楚国无法支援赵国,保全赵国的情况下,其实结局已经注定了。北域战事,精彩纷呈。秦之上将军白也,先力伐赵国,一统北方,后又率兵南下,发起伐楚之战。项仲带领楚军主力,完全抵抗。然终不敌秦军兵威。这一战,也是打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残阳如血,浑身浴血的项仲抬头仰望,那是楚国王都的方向。随后,项仲叹了一口气。败了,到底还是败了。他想不通,前几年还好好的,为什么一下子,北域诸国尽皆败于秦。“上将军,秦军势大,还是先撤退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见亲卫催促着自己逃离,项仲哈哈一笑,朗声道:“楚国没有投降的上将军,也没有逃亡的上将军。”说着,不等亲卫们反应,他直接拔出腰间宝剑,拔剑自刎。是役,秦楚两军会战于韩楚边境,随着楚军主将项仲自刎,此战落下帷幕。至此,秦军势不可挡,开始席卷楚国各城,楚国各地,多有望风而降者。:()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