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茶回去捡了点洋芋,提着去了下面的小河沟,反复的洗了好几遍。
小河沟里的
水到这会儿凉的实在是让人有些招架不住,不过她一年四季都在水里倒腾,早就已经习惯了。
洋芋只是洗个泥巴,不去皮,去皮那不就是浪费吗?只需要把外面的泥洗干净,小的就不管了,大的改一下刀,一切两半,然后倒在锅里边,盖上盖板子,再放上一点盐,把火引起来就行了。
另外一口锅里边,要煮饭。
到这会儿,她会煮的只有茬子粥,不是加红苕就是加南瓜,毕竟家里面就只有苞谷磨出来的粮食,其他那么一点米和面,周汉青腾不出时间来收拾的话她自己是不会弄的。
就是有现成的米和面她也不知道该咋煮,因为没有人教她,她也没看见谁煮过。
饭还没煮熟呢,院子下边又热闹起来。
这会儿周汉青还没回来,也没有人管,阿茶塞了把柴火进灶腔里面就跑出去蹲在院子边上听热闹去了。
完全就是陈春芳一个人的主场,在那又哭又闹的,时不时的周成林还要搭上几句,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听了一阵,阿茶大概就晓得是咋回事了。怪不得周秀兰早上没去上学,连周正全也没去。
原来是陈春芳肚子里的娃儿出问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没有了,哭的跟死了亲爹似的,骂了周成林骂周成贵,跟疯子似的。
阿茶听高青青跟讲,说她娘怀了娃吃啥吐啥,走路都没劲,整天眼睛都睁不开,都犯困。这周正全他娘还真的跟人不
太一样,整天跟跳脚的公鸡似的,精神抖擞的,见谁都想作一下。
不是说娃儿没有了,咋还这么精神呢?
阿茶听不太懂了。
阿茶他们这边热闹,高青阳他们家也热闹的很。起因是就是高青阳昨天带回去的那只兔子和一串雀雀。就想着白天没人在家里收拾,高明远两口子晚上给弄好了,高青红去焖在了锅里边,那个味道窜的,大半夜搅的人抓心挠肺的。
第二天中午饭,为了配焖的这点肉,胡惠英还特意的贴了饼子。
兔子和那些雀雀一锅炖了,里面焖了些干菜和洋芋,火一起来一冒烟,味道就又散了出去。
高青红喊吃饭的时候,李秀兰就拿了个碗进屋。
胡惠英站在灶台边上眼尖的瞅出来不对劲:“娘,你这是干啥呢?手上拿的谁家的碗?我看着不像咱们家的。”
李秀兰一手拿着碗一手拿着锅铲子:“淑芳他们家的,她这不是怀上了,吃啥吐啥,瘦的光骨头架子了。那样肚子里的娃儿哪能好?我给她弄点肉过去补一补。”
胡惠英当时就没给她好腔:“这兔子是青阳抓的,要补让她自个儿男人儿子去弄去,没道理她自个要生娃,还得让侄子去给她补身子,简直就是个笑话!”
李秀兰铲起来的肉还没有倒到碗里,听见她这话就来气了:“你好歹还是个当嫂子的,咋能说这话?那肚子里怀上了,家里添丁这不是大事吗?我们少吃一
口,给她匀点咋了?家里隔三差五的都能吃到这些,又不是吃不到。”
“隔三差五的能吃到那也是青阳有出息,跟别人有啥关系?她吃不下别人还都不能吃了?家里添丁,分开家离开户的她添的是高明成的娃,难不成还能是高明远的?还得我们来给她补了?”
她从来都不知道,人的心能偏成这样。分家的那会儿,老两口异口同声的要跟他们住,说是他们住的老房子,又是老大,该给养老。
这话就笑死人了,他们一家几口就算是住茅草棚子也冻不死。再说了,高明成家的房子也是他们帮着给修起来的。
平时都罢了,起码面子上还能过得去。但是这人跟人相处真的是要看缘分,她跟刘淑芳那婆娘就没有缘分,没法做那种亲如一家得好妯娌。
尤其是之前闹得不愉快之后,见面那是连话都不说的。老两口晓得她们之间有矛盾,也从来不在明面上提隔壁,最多就是跟高明远说说高明成,说说高青峰他们兄妹几个。
毕竟心里也都清楚,在跟着他们过。
谁想到老二家的一怀上这就不得了了,好像整个高家就等着她肚子里这个传宗接代似的。
早晚的往那边跑,帮着给干这干那的。
这她也能忍了,反正无所谓,又不让她去干。老太太乐意折腾,爱咋地咋地去,但是折腾到自己家锅里那就不行了。
这年头,哪家不是紧巴巴的?谁家的日子都
不好过。她跟刘淑芳两个本来就不对付,老太太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还稍微背着她一点,现在直接是明目张胆的了。
拿着她锅里的东西去填补刘淑芳,那不如喂条狗,起码还能摇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