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濂又想到了原武彰原文彰兄弟。
原武彰戍守边关十载,御敌有方,战功显赫,为大靖朝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家人理应跟着他升官进爵。可他的哥哥原文彰仅也只坐到太常寺卿的位置。
李重献未免也太薄待这两位小舅子。
原武彰,宋修濂在心里默念两声,想起“功高震主”四个字,恰好一阵凉风裹挟着几些雨丝吹落到船板上,雨水打了他一身,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只觉背上一阵发凉。
“修濂!”
这时候谢广筠突然开口。
“可是想起了武彰?”
两人相处久了,他心里想的什么谢广筠一下便能猜出。
宋修濂点了点头,心里多少有些酸楚。
功高震主之人,历史上没有几个能善终。他想要原武彰做个例外,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雨水淅淅沥沥落着,耳边似乎传来李却的声音,“我要边境安定,将士有去有回,有个好归处。”
很快又被雨水湮没,仔细辨听,什么也没有,只有雨水落入江河,天地一飘蓬。
晚间半夜时候,宋修濂为一阵咳嗽声所扰醒,他连忙起床掌灯,察看对面床上谢广筠的情况。
谢广筠连着咳了几声,对着地上的痰盂,突然一口吐了出来。
想必又是晕船了,宋修伸手去拿晕船药,却给谢广筠摇头制止。
谢广筠对他摇了摇头,意思是不用。
宋修濂抽回手,在他额上轻轻一贴,手背烫了一下,原是起了高烧。
谢广筠生病了。
船上随行有大夫,宋修濂忙差人将大夫从睡梦中叫醒。大夫给谢广筠号了脉,说是受了风邪,普通疾患而已,吃几副药卧床休息几日便好。
宋修濂按照大夫叮嘱,差人煎了药端来,待谢广筠服用睡下后,天色已泛起了白。
谢广筠的烧时断时续,白天好了,晚上又烧了起来,一连三四日,饭食不沾,弄得宋修濂很是无措。
一次,宋修濂给谢广筠喂药时,谢广筠握着宋修濂的手说:“我这病一时半会儿怕是好不了了,你书信一封回宫,请皇上派别的主考官来。”乡试乃国家大事,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病而给耽误了。
宋修濂手里动作并未停下,他给谢广筠喂了一勺药,而后说:“你大概是烧糊涂了,才说出这么个糊涂话。你不过是感了普通风寒,休养几日身体便能恢复完好。乡试还有一个月,不会受影响的。”
他之所以这般说,一来是因为他坚信谢广筠身体很快便能好起来。二来,乡试途中换主考官十分麻烦,不管是因何原由,被换的主考官一律不得返京,须在就近驿站待着,一直到乡试结束才准放行。
朝廷这么做,为的是防止考题泄露,考生从中舞弊得利。
宋修濂不想谢广筠被禁足驿站,中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谢广筠身体底子好,到时怎么着也能恢复过来。
即便不能完全恢复,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乡试同考官至少有十几人,阅卷事宜自是不在话下。
他这般坚持,谢广筠便没再说什么。
喂完药后,宋修濂又端来粥饭给谢广筠吃,谢广筠实在是没胃口,吃了几口便摆手让搁放一边。
浑噩中,他听宋修濂说:“你身体一向都很好,这回一病倒让你受了不少磋磨。”
身体有些发沉,眼皮也抬不动,谢广筠轻声呢喃:“想是我前半生太过顺遂,老天爷嫉妒的紧,成心要我受这么一遭。”
之后便陷入了昏睡之中。
两日后,船靠岸的前一夜。
感受到对面床上轻微的响动声,宋修濂从睡梦中睁开了眼。近来多事,他睡不安生,稍微有点动静他就醒了。
窗外透进几丝稀疏的光来,黑夜中他看见谢广筠坐在床边。掌灯近到人跟前,见人双唇紧闭,汗水浸湿了鬓发,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宋修濂一怔:“广筠,你这是怎么了?”
谢广筠看着近前的一掌鹅黄灯,声音出奇平静:“我做了好些梦,梦见小时候我不好好练琴,被我母亲训打。梦见课堂上我没有认真听讲,夫子罚我站。还有我在考场上作弊,被考官抓了个正着,取消了我的考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