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时候能收割完?”国渊沉吟了一下,用掐着手指算了算:“四十天左右能全部收完。”“嗯,袁绍提前进军,其目的很明显,那便是阻止我军收粮,想不到袁绍如此阴险。如今,我们也只能靠仲从来挡袁绍大军了。”陈炎稍作安排,就让众人离去。他也只好等高顺的下一个消息,再做决策。五天后,高顺的消息传来了,他在渡口依靠两道防线,重创袁军。陈炎大赞:“好!仲从果然有大将之才,我无忧矣!”三天后,高顺又传来消息,他在朝阳城下与袁军大战一声,也占据上风。陈炎听到这个消息,大松一口气。高顺连续破敌,又在城下,以弱势兵力稳住阵脚,这表明高顺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候。如今敌军兵力折损近三成,士气大挫,高顺只需坚守,袁军就拿他没办法。陈炎连忙把杜袭、潘璋和典韦叫来。“仲从果然不负我所望,以七百军队,硬生生地挡住了敌军四千大军,几场交战下来,敌军兵力折损近三成,我军兵力折损只有一成,敌军锐气已失,仲从只需坚守朝阳,必挡阻袁军进入我济南腹地。”“袁绍大军提前进军,其目的便是骚扰济南,使我不能安心收割粮食,而齐国不同时进军,只因为其缺粮,需待秋收。不过,这一招,不是只有袁绍能用,我也能用,我决定,率一千五百军队,进入齐国,让袁谭不能安心收割。”“国相,这……恐怕有欠考虑。”杜袭先反对:“今济南国正在收粮,士兵百姓皆是劳力,今年我军中士兵也种屯田两万亩,国相现在率军进入齐国,这两万亩良田就没劳力收割了。且我大军出兵,会骚扰到百姓,让百姓不安,在收割季节,尤其不妥。”“子绪,你所说我并非不知,我早有想过。我兵进齐国,只需安抚百姓,让百姓安心收粮,济南百姓自然不会慌张。我大军进入齐国后,也不会掳百姓之粮,只是我要阻止袁谭的人来收税粮或抢百姓之粮,所以,我大军入齐的名义是,保护齐国百姓,此名正言顺。”话虽是这么说,陈炎却觉得自己有点无耻,就像21世纪的漂亮国一样,派大军入驻阿富汗,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阿富汗的百姓。不过,他相信齐国百姓会相信他,因为他是齐国人。“仲从坚守朝阳不失,袁绍就不能从冀州运粮到齐国,我又提前兵进齐国,使袁谭也不能收割粮食,届时袁谭粮草不足,对我军大大有利。”“可是,我军的粮食怎么收割?尤其是那两万亩良田,国相大军出征后,济南城内只剩下六七百兵力了,既要守城,又要收粮,如何忙得过来?至少得用一千士兵才能收割完。”“这简单,子绪,你跟国子尼商议一下,雇佣一千个百姓来收割,每个百姓给两三石粮就行了。百姓虽也忙,但我们把酬劳先说好,百姓就会跟挤奶一样,把时间给挤出来,为我们收粮。”“这……能行吗?”“怎么不能行?就是……两三石粮会不会有点高了?”妈的,陈炎也有点心疼,那是两三千石粮,干脆给一石多就行了,一石又好像太少了。需知收小麦之后,还有晒晾、加工等流程,前前后后约花一个多月时间。“如今是农忙之时,雇佣百姓做事,期间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三石还算合理,若是其他时间,给两石也行。”“好吧!既然合理,那就是这个价格吧了!这也增加百姓的收入,我亦赢得爱民之心,这是好事。”既然杜袭认为合理,陈炎咬咬牙,就认了这个价格,对他而言,只要仗打赢了,收获远远高于这些付出。所以他也不计较了。杜袭想了一下,觉得这安排合理,也不再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文珪、伯悦,你们准备一下,两日后,大军出发,向齐国进军。”两日后,陈炎率军一千五百人,其中步兵一千,骑兵五百,从东平陵出发,向临淄方向而去。他把五百骑兵交给典韦先带着,典韦在军中多年,也曾见到骑兵作战的情况,再加上他武勇过人,就算不能充分发挥骑兵兵法优势,至少能把骑兵的勇发挥出来。两日后,大军进入齐国般阳县境内。果然,大军一进入齐国国境,百姓就慌张了起来,都不敢出门收粮。陈炎只能下令,让士兵挨家挨户里敲门告知百姓,就说他是齐国人,他所率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临淄城里面那帮人才是逆贼。仁义之师是不会抢百姓的,请百姓请放心收割粮食。一开始百姓不相信,也不敢出来,但收割粮食不能耽搁,且济南军也没有抢粮。一些胆大的百姓慢慢地壮胆出来,有人开了头,很快百姓便没有了顾忌。随后,陈炎又开始让士兵主动帮忙收粮,然后再告诉百姓,要注意把粮藏好,在临淄城有个恶魔,会纵兵抢粮。有些百姓心善,还主动拿出一些粮,作为酬劳,陈炎早就交代潘璋和典韦,一定要约束士兵,不能拿士兵一针一线。五六天天之后,般阳乡野的粮收得差不多了,陈炎率军直奔县城,兵临城下。他无意攻城,只是骑马来到城下。“叫你们县令出来。”城头上的士兵连忙跑去找县令,不一会儿,县令就出现在城头上。“你就是县令?”“正是。”“那你可知道我是谁?”“参见济南相。”“嗯,本国相率大军来此,只是告诉你,你不准去收般阳县百姓的税粮,你可明白?”“这……相国,这不妥吧?”县令苦着脸,所谓的青州刺史袁谭早就交代他,收税粮后要运到临淄去。“怎么,你不答应?我大军三千,你城里可有两百士兵?给你一刻钟考虑,若不答应,那就赶紧做好守城的准备,我要攻城。”:()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