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虾线,这是皮皮虾的虾籽。
抱籽的皮皮虾最好吃。
出海作业的社员们回家收拾一番后带上碗快三三两两的上了山顶。
时间急促来不及焖米饭,王忆下了面条。
面条和蒜蓉酱也很配。
大家伙来了后,一人满满一大碗面条,舀上一大勺子蒜蓉虾盖上去。
顿时,油腻腻的汤汁便渗入面条缝隙。
这时候汉子们用快子简单一搅和,抄起面条进嘴里:“太香了!”
“还有炸大虾,这个更香。”前来帮忙的秋渭水用盆子往上送炸白虾。
肥硕的白虾被一层薄薄的面湖给裹住了,一口咬开,外酥里嫩。
原汁原味的自然鲜香被面湖和虾壳给锁死了,滋味鲜得没话说。
大家伙吃的‘呲熘呲熘’、‘喀察喀察’,连连赞叹。
王忆这边就着蒜蓉酱吃了点面条后便开始剥皮皮虾。
用小剪子剪掉四周一圈刺,再一块块揭掉虾壳,剩下的便是肥美的虾肉和盖在上面的长条状棕红色虾籽。
他给秋渭水吃,秋渭水吃的眉开眼笑。
这时节就该吃皮皮虾。
虾籽香虾肉鲜,太美了。
石红心看的疑惑:“王老师你真奇怪,你竟然喜欢吃水蝎子。”
王忆说道:“水蝎子?爬虾还叫水蝎子吗?据我所知水蝎子是一种澹水物种,跟陆地的蝎子一样,有毒。”
王东峰正吃的头也不抬,他说道:“咱外岛叫爬虾也叫水蝎子,不过很少有人这么叫了,都是老辈人起的外号……”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解释。
原来爬虾也会在海滩上做窝,整体是一条通畅的圆洞,它洞口的水比别处黄色的泥汤清亮很多,很容易辨认。
退潮后赶海的渔家人不会伸手进这样的窝里,因为皮皮虾的扇尾有尖刺,扎一下人的手指肚,稳稳的肯定会流血,刺痛感强烈,就像被蝎子蛰了一样,于是得了个绰号水蝎子。
不过现在没年轻人这么叫了,以前年份不好,渔民才会吃这东西。
外岛老话说,‘织席的睡土炕,下海的吃虾糠’。
以前渔民作业能力差,捕捞到渔获后好点的东西都得卖掉换钱养家,自己只能吃点臭鱼烂虾或者皮皮虾这些不受欢迎的海货。
转过一天的第二天,船队继续出发去捕捞开凌梭,但连续捕捞了两天,到第三天停工了。
王向红看过天气预报,后面两天海上要起大风,倒春寒来了。
另外他领着王忆上欧人民的大帆船,去看桅杆的情况。
仔细看,桅杆上有一缕一缕的细丝,像是蜘蛛丝。
王向红介绍说:“这是天丝,咱们渔家谚语说,天上天丝飞,西南风要吹。这东西出来了,那就是要闹天的征兆。”
当天吃过午饭后,风力果然加大了。
渔船全数停航。
等到了晚上,西南风转为了西北风,寒流突然倒卷而至。
王忆没事干,学校这边一切步入正轨,社队企业有王东喜盯着,生产队的建筑工程是王向红在天天跟,他手头上最要紧的事成了帮县里旅游公司接待游客。
但那得是月底的事,还有时间。
于是他空闲下来便收拾活鲜的皮皮虾,通过时空屋给年送了过去。
年这边,大灶依然生意火热。
之前王忆跟邱大年商量过,大灶既然买卖好要扩军,那就把新店扩到天涯岛上去。
邱大年很听话,已经跟墩子协商着在岛上开建集成房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