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知意正纳闷时,遇到了带她一起干过好几次活的社员——一个年轻的大姑娘。
大姑娘告诉她,那是因为吃大锅饭食堂里的桌椅不够,让社员们从家里带过去。
风知意闻言,立马愁他们知青没有吃饭的桌凳。
对方让她不要担心,说是食堂本来就有些桌凳的,够用。社员们把自家的桌凳抬过去,是为了到时候能坐着看节目看电影。
等边聊边走到食堂外,风知意才领会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食堂外面那个偌大的晒谷场,现在已经摆满了各家带来的桌凳。
而晒谷场一旁,有一处高地棚子,以前估计是为了放农作物避雨的,现在布置成了简易的舞台,应该是作为表演舞台用。
还有晒谷场的另一边,也挂起了一张大大的白布,据说是看电影用。
看惯了全息投影的风知意对这个还颇感兴趣,频频看了那白布好几眼。
见此,走在她身边、跟她说话的大姑娘笑道,“这个电影等晚上节目表演完再放的,咱们赶紧去找位置坐下,不然一会没位置了。”
说着,就拉着她熟练而又灵活地在桌凳间穿梭。
风知意意外地怔了一下,“你不跟你家人坐在一块儿?”
她看别人家,都是一家人一块坐自己家里搬来的桌凳旁。
“这你就不懂了吧!”大姑娘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这吃饭十人一桌,很多家里没分家,三四代同堂可不止十口人,多出来的零数都让人跟别人抢食去!尤其是平时在家里吃不饱、吃不好的女娃媳妇,她们也愿意跟别人同桌,因为跟自家人同桌她们不敢抢。”
风知意听得四处环顾了一下,还真的是这种情况,好些桌都是一些小女孩、或者小嫂子大媳妇同一桌。而那些男人家老爷们,为了面子上好看,自家人坐一桌。
风知意见此问,“那大锅饭是不是吃得很好啊?”
“你没听说吗?”大姑娘眼疾身快地拉着她捡了一处全是年轻小姑娘的桌旁,抢了最后两个座位坐下,晚来一步的两个嫂子悻悻地走了。
风知意在坐下之前,看凳子上有个小孩脚印,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块灰色的手帕擦了擦,才坐下问,“听说什么?”
大姑娘倒是随意用手一抹,拍拍手坐下,“今天许老大家的老二结婚,借着吃大锅饭摆酒,就出钱给大锅饭多添加了一个菜,算是请大家吃喜酒。”
风知意一怔,立马伸手掏包,“那是不是得随礼?”
“不用不用!”大姑娘忙摆手,“这也不全算是许家出钱办的喜宴,许大爷也表示只是为了热闹喜庆,不让大家随礼。不过话虽这么说,跟他们家亲近的亲朋好友,还是都随了礼。一些比较体面的乡里乡亲,也都送了点东西。”
风知意觉得总归是吃了人家一定程度上的喜宴,还是随个礼比较妥当周全,“我还是随个份子吧,你知道哪有红纸没?”
大姑娘一怔,实在觉得没必要,“不用了吧?你跟他家又不相熟,没必要走这个人情往来。”
“倒不是要走人情往来,”风知意是觉得,“总归是吃了人家的,不能白占人家便宜。以后若有什么龃龉,咱也有底气不是?”
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大姑娘想想也对,“不过你也没必要给钱,大家都是送块豆腐、拿把青菜的。”
“我也没那些个东西。”风知意觉得还是给钱利索点,也能看得见。
“也是!”大姑娘点头,随即起身,“那你等着,我去给你弄来!帮我看着下位置,别让人占了。”
“好。”风知意目送她飞快地跑开,就听到身边有个弱弱小小的声音问,“你要随多少钱啊?”
风知意转头,看到问话的,是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黑黑瘦瘦的、眼睛大大的、神色怯怯的,想必是听到了刚刚她和方小芳说话,忍不住好奇。
风知意也不知道,打算随大流好了,“你们这边的习俗是要给多少的?”
小姑娘想了一下,细声细语地数着,“少点的一角两角,好点的要五角六角,撑面子的至少要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