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
“那我们得去问问祖母,总不能让她自己在家呆着吧。”
宋老太太一听这娘俩要出去吃,有点不高兴:
“钱多得烧的慌,家里这么多饭菜,还有厨娘,你们出去吃什么。难道他们做的就比咱们家做的好吃?”
沈氏解释道:
“因着要给满丫头和雅维准备添妆,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整理库房和账本,看着家里积蓄不多了,就想着怎么再挣些银钱。筠姐儿听到了,建议我们开间食铺。我就想着,带她去集市走一走,看看旁人家怎么做生意的。”
“嫁妆”、“家里银钱不足”,这简直是老太太的软肋了,谁让她闺女再嫁又从家里得了份嫁妆呢。她也没话讲了,只能同意:
“那就一起去吧,丫头也大了,正好带她看看咱家的铺子。”
宋筠心里给自家娘亲竖起了大拇指,一击即中,这才叫一击即中啊。就宋老太的脑袋瓜,还真不会觉得沈氏是故意说这个,估计还觉得儿媳妇辛苦呢,又是给她女儿出嫁妆,又是给她外甥的女儿出嫁妆的。
吃过馄饨,宋老太太半是不想让自家丫头操心家里银钱,半是想在儿媳妇和孙女面前炫耀一番,带着宋筠和沈氏去了家里开了几十年的家俱铺子。
宋老太太挥挥手让来招呼他们的掌柜和伙计去做自己的事,然后对宋筠介绍道:
“这是你曾祖父开的铺子,他当年是县里有名的木匠,找他预定家俱的,能从月初订到月尾,当时多的是人家嫁女儿,早早来咱家铺子订婚床的。”
宋筠看了眼有些破旧、一个客人都没有的铺子,有点半信半疑,按理讲以宋念和沈氏的精明,怎么也不至于把家传铺子经营成这个德行把。
她怀疑地看了眼祖母,这老太太惯常爱炫耀,但是对着人气几乎为零的铺子都能炫耀的得起来,也够有能耐了。
宋老太太被宋筠怀疑地目光刺痛了,解释道:
“这可不是我说假话,不信回家问你爹去。只是后来你曾祖父去世了,你祖父没学到他的手艺,精细活就不怎么接了。后来你爹又考科举,咱家只能请木匠来做工,手艺也一般,慢慢地才只能做些普通柜子椅子了。”
这么说倒是很合理,开这种铺子是很吃手艺的,一个好手艺人能带火生意,一个差手艺人能把生意搞塌。
说不好听的,有店铺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加在里头,自家店的卖价绝对不会比接单在家做活的木匠低。若是只买些普通不雕饰的柜子,那人家何必来店铺高价购买呢?
------题外话------
感谢永远多远1,书友130412,书友201908,kk190819,哈,,loryan1976,xiǎo惠的推荐票。
感谢书友130412,xiǎo惠投的月票。
我最近很喜欢听张露的《小木马》,特别欢快的一首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