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雁也不气馁,表白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要解决顾锦认为他眼光不好的问题:“那个什么华文帝,他作为皇帝不也眼光不咋地嘛。”
“顾长风?”顾锦有些惊讶:“他还可以吧,那个时代算是北华最后的狂欢了。”
华文帝在政前中时期主张开化百姓,让哪怕街头的乞儿也能进学堂;上位先是让前朝逐出京的几大家族官复原位,待朝局稳定后大刀阔斧搞改革,以法和礼共同治国,基本做到几方势力相互制衡;平定南边分裂的几个少数民族的叛乱,收回失地。
可以说一人完成好几代皇帝的kpi。
鼓励科研,主张思想文化大碰撞,而且每次出政策都广泛收集民意……直接间接性促进了人民意识到觉醒。
后面的皇帝想要再抑制这已经燃起的星星之火就难了,直接接着延续他的政策。再过几百年,一个王朝还想要专政,直接被起义给推翻了。
也可以说一人完成了好几个王朝的kpi。
寂静以两人为轴张扬舞爪地蔓延开了,又被窗外的车水马和门外如猿猴啼鸣般的欢呼声阻拦、吞噬。
秦云雁在喧闹中开口:“就是上学的时候那些女生说什么‘顾长风一辈子的气运都用在了遇见荣沧,荣沧死后北华就没有好人了’这类话。”
他神色怪异,眼神不自觉地往左上方瞟。等到说话的时候又转动眼珠,往右上方瞄。
这一切都被顾锦看在眼里,但他没有点明。
“没那么过,不是完全没有好人,只是要么被前面那任华哀帝杀了,要么被荣沧的锋芒压住了罢了。”他扭头看向了窗外。
秦云雁道:“那荣沧在顾长风登基后没三年就去世了,在他之后可就没什么名垂千史的贤臣了。”
“北华前期荣家一家独大,把其他妖魔鬼怪都压下去了。华哀帝灭了荣家后,最尖锐的那把刀没了,朝廷自然就乱了。
他就把基层的官员大量往上调,引得世家大族的不满……这些都容易引发动乱。
荣沧和顾长风他俩也算孽缘,但要是他的后半生有荣沧在,也万不会落个独木难支、于大殿之上吐血而亡的结局。”
秦云雁小声嘟囔:“不是孽缘。”小到顾锦都以为他是幻听。
荣沧可以说是顾长风那个时代的“白月光”。明明全家都含冤而死,但仍心怀赤城,肯为国付出一切。他的私心只存在于为自己的家族平反,除此之外,只为江山社稷。一路扶持顾长风登上皇帝的宝座,然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竭尽全力恢复朝政清明后,死在了权势最大的那年。风光大葬,举国哀痛。
“说起来荣沧其实很幸运的,死在了最风光的那年。没有等到君臣反目的时候,一杯毒酒,孤孤零零地死去。”顾锦叹道。
在他的印象里,功高盖主的臣子几乎没有好下场,能老死的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秦云雁声音却变得有些冷,他不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