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纷纷起哄:“给我来一张。”
江宁笑着给他们每人拍一张。
孙康呆到傍晚,才赶着驴车依依不舍地离回去。
因为孙康送的白面,江宁提前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每天早上不吃玉米饼子了,吃葱花饼;中午不是凉面就是包子;幸亏他住的地方离村子远,要不然这么奢侈肯定会被人议论。
麦子收完后,还要夏种,主要是播种玉米豆子等作物。活儿多又琐碎,但比麦收轻松多了。
夏天天亮得早,江宁每天早早起来,趁着天气凉爽,光线好,脖子上挂着相机进山散步拍照。
巡完山回来,吃一顿丰盛的早餐,踩着点去上工。中午最热时,回来午休一个小时,补充一□□力,下午干几小时的活,下工后他早早做完晚饭,吃完饭,带着两条狗去沿河去散步拍照,拍一拍长河落日,黄昏村景。
有一次他没注意,一不小心拍到了一群正在河里洗澡的果男,他赶紧上前道歉,并说以后会销毁照片。
谁知那帮人满不在乎地说:“没事没事,反正拍的又不光是我,你洗出来能不能给我看看?”
江宁答应了。从此以后,他再拍照片就十分注意。
七月初的时候,陈大山去公社开完会,给江宁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的那张出身特别好的照片被县报采用了,过几天就刊登出来,还是印在头版。公社书记一高兴也奖励了江宁五块钱和一只新搪瓷缸子。江宁高兴地接过奖品。这件事在刘家河大队引起了轰动。
本来大家对于江宁脖子上总挂个相机四处走动,多少觉得奇怪,私下里还议论过。现在一听拍照片还能上报纸和赚钱,顿时觉得,这可是正经事,不是拍着玩儿的。
也有人替江宁正名:“啥拍着玩儿,咱小江能是那种人吗?他干的每件事都有意义,有大作用。”
“对对,你说得没毛病。”
江宁再出去拍照片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夏来,江宁拍夏景;秋至,拍绝美秋天;等到了冬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是一番胜景。
不知不觉中,江宁积累了几叠厚厚的照片。他弄了几个相册,分门别类,共分为六大类:春、夏、秋、冬,人相和猫片。
其中最治愈的要数猫片,每一张都很有意思很萌。
江宁挑选了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寄给于子期和赵星海。
于子期很快就给他回了信,表示自己很喜欢他拍的照片,夸他有灵气。
接着他笔锋一转:“江宁,你会得东西很杂很多,但博而不专,我建议你专精两样,一是摄影二是写作。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要有所取舍。”
江宁沉思良久,觉得于子期说得很有道理。他的确是样样会一点,但样样不精。以后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样上面吧。绘画,只是爱好;修理机器,改造农具,那是工作,为了生存。写作和摄影是热爱和理想。
赵星海的信姗姗来迟。他在信中说,姑父刚了一个手术,术后恢复不错。姑姑的精神状态也很好。外面又发生了几起动乱,幸好他们进来了,不然真有可能躲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