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踩在她丈夫的尸骨上建功升迁的。
可是她丈夫却犯了谋逆之罪,她和她的孩子被关押在此不见天日的地方,惶惶不可终日,她的儿子别说还有什么前程,性命都很大可能要送掉。
所以,哪怕理智上她知道自己的侄子的选择,从他的立场,从郑家的立场来说并没什么错,甚至,说不定还能保住她和她子女的一线生机。
但她还是不能不怨恨他。
郑绪听到动静转身就看到了自己姑母眼中复杂情绪下的那抹怨恨。
这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得了纪斯年的特别嘱咐,看守都退了出去。
郑绪看着自己姑母。
他的神色紧绷着,约莫是早痛到了极处,面色和眼神都已经只剩下了冷漠和麻木。
他道:“姑母,我时间不多,你有什么话想要说吗?要跟,祖母说。”
郑氏一阵的颤栗。
自从得知是自己侄子背叛了丈夫,在背后偷袭了他之后她就一直在劝着自己。
要理智。
要压下心中的怨恨让侄子在愧疚之下保住自己的子女。
可是看到侄子英挺逼人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神色冷漠的问她“你有什么话想要说”,而不是在她面前跪下,痛苦内疚的忏悔,她的情绪还是一时不能自抑。
但她不能,不能对侄子流露出愤怒和怨恨。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就平静了许多,至少看上去平静了许多。
她道:“阿绪,你姑父的事,姑母知道,为了郑家,你只能这么选择所以姑母不会怪你。可是阿绪,太子殿下他既能升你为江南督府都指挥同知,显然对你信任有加,姑母能不能求你求你救下芊儿,还有你表弟他们。”
芊儿是郑氏和梁和兴的长女梁芊芊。
郑绪垂眼。
他道:“姑母,待朝廷三司会审,判决之后,若他们还有一线生机,祖母,她应该不会不管他们的。”
郑氏听言差点跳起来。
什么意思?
太子根本已经盖章,说她丈夫犯的是谋逆叛乱之罪,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她的子女若真去了京城等判决,怎么可能还有生还的机会?
就算就算太子降了他丈夫的罪,最低刑罚也是罚为贱籍,充军流放那绝不是郑氏口中所言的保下。
她竭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一些,然后看着郑绪道:“阿绪,你已经和芊儿定亲,虽然尚未成亲,但太子信重你,若是,若是你肯跟他求情,未尝没有将芊儿摘出来的可能。至于松儿和果儿”
她咬了咬牙,泪如雨下,虽然房中再无他人,还是用低到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松儿大了,想要摘出来不易,但果儿还小,阿绪,你想想,有没有,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找一个替身把他替换出来,然后让那替身在去京城路上‘病逝’?”
郑绪抬眼看她。
他当然没有跟梁芊芊订过什么亲。
他也能明白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心情。
他面上虽然麻木着,其实心也一样犹如火烧着。
如果不是梁和兴杀了他父亲,杀了他祖父,或许他还可能真的会应下。
可是,现在就算他肯。
他母亲也决不会肯。
他看着她道:“姑母,你知道梁和兴都做过些什么吗?”
郑氏一愣。
她看着自己的侄子,似乎是不敢相信他的变脸,他现在说话的语气。
她皱了眉,道:“阿绪,不管他做过什么,他都是教习你武艺,在军中提拔你,让你步步擢升,待你如亲子的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