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巍峨,渭水潺潺。
骆驼拉的奚车,载货的辎车组成的队伍,出了长安城后,沿着渭水一路西行。
随行的侍奉考虑到柴三妙出身豪族,受不得长途奔波的辛苦,途中时常宿营小憩,并不赶行程,阿鸳询问柴三妙,“身体可有不适,感觉如何?”
柴三妙说:“神清气爽,好得不行。”
队伍过了西渭桥,两日便到了京兆府兴平县境内,又行二十三里,到第三日傍晚时分,抵达官道上西行的必经之处,马嵬(wéi)驿。
马嵬驿位置当道,规模不小,设有食宿的大驿馆,对出门在外的旅人而言,称得上条件优渥。①
阿鸳扶着柴三妙从高大的奚车上下来,向驿丞出示大唐宗正院发放的文牒。
小个子驿丞见到新任仙游观监斋一词,心里直道难怪女冠气质不俗,立刻安排好馆内最向阳的上等厢房。
侍奉们在辎车前收拾行李,将托物的驴赶进厩棚里,喂了草料。
阿鸳陪着柴三妙在驿馆内坐下没一会儿,就听见馆门外众人在高声喧哗,驿丞领着人急急出门,前去处理。
去了半天,声音没降下来,反而更高了。
柴三妙用绢帕沾热水,擦净脸上的浮尘,起身,招呼烹茶的阿鸳,一道出了驿馆。
驿馆大门外,聚集几队人马,起了冲突,看装扮是过路的商队。
也不知道是不是气场不足,小个子驿丞协调半天,几方都没谈拢,越争越厉害。
忽然,众人见柴三妙头戴银箔如意冠,手持拂尘,缓步而出,淡泊眉眼间透出一股道不明的雍容。
争执的队伍里,有人不自觉的揉眼睛,她只是安静地站着,就让小小驿馆有了大宅豪邸的画风。
驿丞行插手礼,向柴三妙禀明,原来今日多支队伍同时抵达马嵬驿,超出了驿站接待的上限,连厩棚里面和周围的空地,都被各队的牲畜和车辆占得满满当当。
来人众多,厢房更是不够住,食物也不够。
驿丞就是在婉拒,说后来的队伍接待不了,让其自行离去,可不巧的是,平地起了大风,一副风云突变,今夜不宜赶路的预警,让后来的队伍也不打算离开。
领头的队首让队伍拥堵在驿站大门,他们进不了,那就谁也不要进。
不讲道理,十分蛮横。
对方着窄袖紧身白袍,夹绿花纹样,头戴卷檐虚帽。
“尊驾可是自陇右来,往长安去的粟特商队?”
柴三妙用的粟特语沟通,让对方大感意外。
她判断这是支粟特商队,粟特人重商逐利,不存在服色等级的差别,爱着素衣,其余花色各凭喜好,尖帽则是葱岭诸部族的遗俗,便于遮阳远视,宜于长途。
众人见驿丞对女冠的恭敬,便晓得女冠地位不一般,语言亲近,态度自然也有点转变,队首单手行礼,坦言,“我等并不想在驿站闹事,实在是赶路日久,人困马乏,需要补给。”
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的问题必须解决,不然都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