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镇上的木炭价格越涨越高,我们想着年前再卖一波,多赚些钱。”
“哦。”
张夏得知万兴的去向没再多问,站在厨房门口朝着隔壁的方向看了几眼,便把装有大块猪肉的背篓放在一旁坐在火炉边烤火。
过了没一会儿,张夏突然冷不丁地开口,“我来你们家路过隔壁,看到隔壁门口站着人。”
“谁啊?二哥,你认不认识?”张冬随口问道,还说让万安出门看一眼,如果是认识的人就把对方叫到家里,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等二哥回来。
万安刚起身,又听二舅哥开口说道:“隔壁门口站着的人是万兴他娘和妹妹。”
此话一出,厨房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火柴“噼啪”的声响,三人谁都没有说话。
张冬抬头看了一眼万安,想了想又低下头认真地搓着手里的汤圆。
张夏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小弟和面无表情站着的万安,敛下眼眸翻转手掌仔细对着炉子烤火。
张冬觉得厨房里沉默的时间过于漫长,可等万安再坐下来说话也不过眨眼间的事情。
“二哥什么时候带嫂子过来让我们看看?”万安和二舅哥说话时手下动作不停,从面盆里揪下一块面团用两只手掌稍稍压平,再用右手大拇指在面团中间按出一个小窝窝,把勺子里的红豆山楂馅的汤圆馅放在小窝里,最后用两只手将汤圆馅包裹在面团里将面团搓圆,蘸上面粉放在木盆里。
张夏看万安似乎并不在意他的亲妹妹和亲娘正站在隔壁门口受冻,也不再多管闲事,专心同他和弟弟说话。
张冬看到二哥带来的一大块猪蹄肉,关心起家里卖猪的生意,他昨天听来家里串门的文哥儿和赵婆婆抱怨说年底的猪肉价格比前段时间又涨了几文钱,达到二十二文钱一斤,不知道家里养的猪有没有卖上好价钱。
“二哥,咱们家里出栏的猪卖的怎么样?”
张夏:“过年大家都愿意花钱买肉,一大家的人尝尝荤腥,家里的猪卖了不少钱。出栏了二十三头猪,卖出去十八头,一头猪留着咱们家里人吃,余下的四头猪被我和大哥宰了以后散卖到了周围几个村子,每斤猪肉的价钱比咱们镇上猪肉摊子上的猪肉少一文钱。”
张冬心中估算了一下大致能赚到的银两,嚯,可真是一笔大银子呢!
“有了赚到的这些钱,家里能过个好年,明年也能养更多的猪崽了。”
张夏笑着点头应和,“爹娘也说明年要多养些猪。”
万安在一旁静静听他们哥俩说完养猪的事情,问起了二舅哥家里外债的事情,他没少听冬儿哥说起家里因为给他看病欠下亲戚朋友不少钱的事情,“二哥,家里的外债还欠多少?还有多久就能还完?”
听到万安问起这个外债的事情,张夏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大了,“快还完了。只剩下欠小姑的二两银子没有还,爹娘准备等小姑大年初三回来探亲那天把欠小姑的银子还给她。”
眼看着即将还完外债,全家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经常看那些欠钱的亲戚朋友的脸色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太好了!”张冬也是一脸高兴,他一直都觉得对不起家里人,尤其是大哥大嫂和二哥,为他看病欠下的银子还要大哥他们赚钱还。
“是啊,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万安也在一旁点头附和,二舅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冬哥儿也能够放心一些。
说到这里,万安想起他还没有把县太爷明年要在全县范围内建水车的事情告诉大舅哥和好兄弟万成呢,正好二舅哥今天来家里送猪肉,可以让他帮忙捎话给大舅哥和万成两人,让他们多准备一些木材。
张夏听到万安告诉自己的话,开口保证肯定会把话带到,家里之所以能这么快还完外债,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哥和万成卖木头的功劳。
如果大哥和万成能够多准备一些木头,明年卖给县衙,又能赚到一大笔银子。
三人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万家人身上,张夏想起隔壁门口站着的两人,“外面天气这么冷,万安,你不去隔壁看一看吗?”
“她们又不是来找我的,我去看她们做什么?她们等烦了,自己就会走的。”万安可不愿意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万安不愿意出去看一眼,张夏也不再多劝,和他们两人聊起了其他事情。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万兴推着空板车进门了。
张冬想到隔壁门口站着的两个人,又不想在万安面前说这事让他心烦,起身走出厨房,在屋檐下拿了一块干净布巾送到万兴眼前,“二哥,你进院子之前有在你家门口看到有人站在那里吗?”
“嗯,看到了。”万兴用布巾把身上落的雪花打干净,又把布巾还给了冬哥儿,“我这就去看看,你让安子从屋里搬四筐木炭放到板车上,我一会儿要和大头他们再出去一趟。”
“行。”张冬应下后和他说起自己二哥过来的事情,“二哥,我二哥来家里给我和万安送猪肉,今天中午在家里吃饭,如果你那边不打算中午开伙做饭的话,你也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吧。”
“嗯,我知道了。”万兴明白冬哥儿的意思,他这是在说如果自己娘和小妹不打算留下来吃饭,让自己中午记得过来和他们吃饭,如果自己娘和小妹留下来吃饭,也记得和他们说一声。
张冬没有看到大头三人跟在万兴身后回来,好奇的问起大头他们三人的去向。
“我们回来的时候遇到了隔壁的赵方老爷子串门回来,大头他们三个被方老爷子叫住,去他家喝醪糟甜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