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机身太大,路窄的过不去,犄角旮旯的麦田也没法收割,只能收割整块的。
可饶是如此,也帮了大忙。一天能收割几十亩地。
再加上秦直改装的那辆土炮收割机,两台一起工作,那效率是杠杠的。
社员们都看傻眼了。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瞧瞧这机器,一台顶几十人。
人家大秦同志就是有能耐,还能租到机器。说到底还是他们队长有能耐,连大秦小秦这样的人都对他服服帖帖。
有了这两台收割机的加入,韩李村的社员提前一星期完成了麦收。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可把其他生产队的社员给羡慕坏了。
割完麦子就是打场扬场晒麦子的事,虽然也很紧张很累,但比割麦子稍好些。
韩刚新距离体验到高科技的威力,一得空就缠着秦直和李小涛教他开收割机。
这玩意也不难学,韩刚虽然脑子一般,但是认真肯下苦功,很快就能学会。
一学会,他就来找韩兑商量:“小锐,你看咱们队麦子割完了,也不知道你嫂子那里咋样了。我能不能开着咱们的拖拉机去帮个忙?”
韩兑倒也不反对,一是能让他哥在岳父家博好感,二是能赢得何家村的人心,以后说不定有大用呢。
但是收割机可不是他们自己家的,名义上是公家的。
他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去问问秦直,他要是同意,你可以租两天,交点钱再开走。”
韩刚有点不理解,咋还交钱呢?
韩兑耐心跟他解释:“收割机属于农机厂和生产队,你今天随便开走,明天他随便开走,你说怎么办?你可是我亲哥,是干部家属,咱得起到带头作用。再说了,我嫂子一家都是有觉悟有原则的好同志,他们肯定赞成你这么做。”
韩刚一听倒也有道理。
于是,韩刚去找农机厂商量,交了六块钱的租赁费,三天,每天2块钱,这已经很便宜了。
这六块钱,秦直自觉主动地上交村集体一半。
他拿回三块钱交给刘逢秋:“刘会计,记在帐上。”
刘逢秋笑着答应:“好的,秦厂长。”
他们农机厂又多了一份收入。
李小涛一看出租收割机还有钱赚,乐颠乐颠地跟在秦直身后:“师傅,我们明年一定得多整几台,到时,光是出租机器就能有不少收入。”
秦直的嘴角微微上翘:“你好好磨炼技术,早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据说,韩刚在何家村是出尽了风头。开着那台收割机,头昂得高高的,在麦田里不停地突突着。
何家村的社员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女婿好啊。
还有人夸何小花:“一人结婚,全村幸福。”
大家想到,小花嫁到韩刚这么幸福,韩刚不还有一个更有出息的弟弟吗?听说还没有对象。
何小花的二婶子就来试探:“小花,我跟你讲,你到婆家后,这妯娌关系可不好处,你说,你要是有个知根知底的妯娌该有多好?”
何小花打量了一眼何二婶,很快就明白此人是想推荐自家闺女当她的弟媳妇。她想想那个堂妹,又懒又馋又碎嘴,眼光还挺高。怎么可能配得上小锐。
何小花明确拒绝:“你闺女配不上我弟弟,你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何二婶的语气开始尖酸起来:“小花,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你妹怎么就是癞□□了?谁不夸她性子文静长得好。”
何小花毫不留情地戳穿道:“天天不干活可不叫文静,那叫懒;还长得好,她总跟我比长相,可不就长得好。你哪天见见我大姑子小姑子,不洗脸都比她好看。”
何二婶气得吐血,偏偏怼又怼不过,于是倒处跟人说,何小花还没嫁人就开始向着婆家。
何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认得韩兑,纷纷替韩家说话:“二婶,人家小花是个正直的人,不会为了你去坑小叔子。”
何二婶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韩刚得意洋洋地把收割机开回去,又接着干活。此时麦收已经到了尾声。麦子打出来后,再晒几个太阳就可以入库了。
村前中的打麦场上矗着大大小小的粮囤,都是用苇席一圈圈围好,再在上面盖着雨布和毛毡。
看场的人都是村中的青壮男子,他们轮流守夜,村里的保安队协助他们巡防。
麦收即将结束,队里的临时食堂也要解散了。陈月香他们核对一下这些天消耗的食材,发现还剩些一些面和蔬菜,就决定都做上,再让大家伙好好吃顿饱饭就解散。
大家忙活了半个月,麦收顺利完成,此时都很放松,凑在一起说说笑笑。还有人拿出了酒,准备晚上好好喝一顿。还有人来请韩队一起喝,韩兑婉拒了,他爸韩大华替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