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了呢。”
“点吧。”
铁桂花就点了满满的一桌子,于家三口一开始还不好意思下筷子,是铁桂花一个劲儿的催着这才吃了,而一吃,就有些刹不住车,铁桂花一家也是如此,两家人第一次吃菜吃的肚圆。
于金凤的娘找过来,是为了圆自己娘的一个念想。
铁桂花早先去信,也是为了自己娘的一个念想。
姐妹俩谁也求不着谁,谁也不想着从谁那里占点什么,虽是第一次见面,却也亲的很。
于家在两天后跟着王老爷家的车队要回去的时候,铁桂花份外不舍。
“要常来往呢!”
“要呢。”
“要走动呢!”
“要呢。”
两姐妹说着,真心的说着,可也都知道,不是说说就成的,一百多里地也就罢了,关键是世道艰难,不说往来了,传一份信都难。
铁桂花还好,开封有邮局,于家所在王家集虽然也有人传信,却是不定期的,什么时候县里的邮局觉得信多了,就统一的往镇子上送送。
还不见得就往王家集上送,这个月送了李家集,下个月也许是张家集,再下个月可能会是王家集。就是这,还要看有没有打仗有没有兵变。
想到这些,两姐妹更是互相叮嘱,这时候铁桂花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还没有个儿子。
她有三个孩子,但老大是姑娘,老二是姑娘,老三还是姑娘,这时候要是有个儿子,就能娶了于金凤,那不管以后是不是还通信走动,却是不会变了。
但她没有儿子。
当然,于金凤的娘是生了个儿子的,但她把姑娘嫁过来方便,要娶一个姑娘回去,却不是那么方便的。
要是过去,铁桂花的娘也许就嫁个女儿过去了,但经过她四姨的事情,却是不敢了,不怕别的,就怕以后生死不知。
于家三口来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还是带了很多东西。
豆腐干柿子饼,槐花蜜黑腐竹。
不是不想拿点硬货,但天热拿不住,也只有这样了。
走的时候铁桂花也没法把什么灌汤包烧鸡给他们捎回去,能带的,只有糕点,绿豆糕花生糕蜜三刀驴打滚。
这里面花生糕算是开封的特产,别的地方也有,但都不是这个味,这主要是开封的花生好。
就像橘生淮南一样,同样的东西,生产的地方不一样,长出来的也能不一样。
同样的做法,开封的花生糕就更有一份香甜。
平时开封的花生糕就是花生糕,把花生砸碎了,合着糖、芝麻做的,而这个时间的花生糕就还能再加一份山楂。
花生糕好吃,吃的多了就会觉得腻歪,甜的有些太齁了,可加上山楂,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就是甜里加了一份酸,酸酸甜甜,吃多少也不烦。
于金凤吃荷叶鸡的时候觉得这是最好吃的,吃糖醋鲤鱼的时候觉得这比荷叶鸡还要好吃,待吃到了这个,才觉得这是世上最好吃的。
别管其他的多有传承多有历史多珍贵,也没有这个山楂花生糕,更对她的胃口,这对她来说,就像她姥姥念念不忘的那一个肥肉包子,是最好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老毛病了,就是更之前有很多想说的,粘贴上来,又不知道要说啥了,大概就是这个文写的艰难,我码字以来用了最多心力,写的最艰难的一篇,没有之一。往往就是写了几万字,咔咔全删了,然后把那几万字浓缩到几千乃至几百字里==所以虽然还有几章存稿,却是不敢日更的,我连推荐都没去申请,囧……感谢大家支持,鞠躬!感谢在2021-05-1716:30:24~2021-05-1912:08: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文文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