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怎么好因着自己的生辰劳师动众’这样的理由给婉拒了。
萧允宸自然是很感动,又狠狠的夸了她一番,送来了一堆赏赐和生辰礼。
齐月盈郑重其事的谢过恩,然后就打发皇上回宫去了。
尽管萧允宸已经放弃了要大办千秋宴的想法,但是举国上下,但凡有门路的官员和勋贵全都给皇贵妃献上了生辰礼,路途遥遥,那些生辰礼都是很早就上路运送的,所以才一进入八月份没多久,齐月盈就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送来的各式各样珍贵的贺礼。
外地的官员勋贵送礼还需要寻门路托人,而在京为官的则要方便许多。
这些人给她送礼,多半都是为了巴结上承恩伯府,所以许多人的礼物没有送到邀月宫,反而是送到了承恩伯府,请齐家代为转送给皇贵妃娘娘的。
而这其中,独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户部尚书贺璋。
说起贺璋,他也算是个奇人了。
三十六年前,贺璋出生在江南巨富的贺家。贺家原本世代从商,是从他祖父起,才开始花钱捐官,一步步的把贺家从商贾世家,转变为官宦世家。
贺家混迹官场,第一是靠花钱,第二是靠联姻,几乎所有贺家能够攀附上的官员世家,他们全都会嫁个女儿过去,能做妻就做妻,能做妾就做妾。
到了贺璋父亲的时候,贺家已经能够在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了,所以贺璋的父亲才能够娶的到朝中重臣的女儿。
但贺璋的父亲脾气不大好,在官场混的并不如意,早早的就排挤出来。
于是,贺家便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年幼的贺璋身上。
贺璋的确小小年纪就展露了惊人的才华,但他并不喜欢读书,他只喜欢经商赚钱,他不想走仕途,想在族中接过经商的家业。但可想而知,他这幼稚不成熟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残酷镇压,不得已,贺璋还是只能老老实实读书,踏踏实实的科举。
十八岁那年,才华惊人且师出名门的贺璋高中了探花,从此踏上仕途。
而且因为有外祖家和岳丈家的双重提携,贺璋的仕途走的很顺。
户部管钱,乃是贺璋的兴趣所在,所以他就一直留在户部,做了好几年的侍郎。
原本刘焦执政时,贺璋升任户部尚书无望,可是谁承想他运气那么好,刘焦被群起攻之,顺理成章的,与刘焦过从甚密的原户部尚书倒台了,贺璋被承恩伯齐昇暗中提拔,成了户部尚书。
齐昇会提拔他,完全是因为他是个有真本事的,且从不站队的中间派。户部尚书这个职位,短时间内,除了他也确实没别人合适。
于是贺璋也投桃报李,在搬到刘焦这件事上出人出力,功不可没。
但这一来一往的,也并不代表他就投效到承恩伯府门下了。
至少贺璋自己是并没有这个意思的。
俗话说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可是等真的做了朝堂上的高官,你才会发现,你还是需要继续抱大腿,继续找靠山。找对靠山有多重要呢?有时候比你会不会做官更重要。
贺璋本也是有靠山的,他的外祖家,他的岳父家,原本都是他的靠山,可是这些靠山在他成为了户部尚书之后,就再也帮不了他更多的。
所以他必须给自己寻找新的,在权利中心的依靠。
思前想后的,他就选中了皇贵妃齐月盈。
为什么是选皇贵妃而不选承恩伯呢?
第一,选皇贵妃就等同于选择站在了承恩伯府一派的立场上,与直接投靠承恩伯的效果是大同小异的。
第二,承恩伯府经营几百年,门下幕僚清客无数,朝中更是有至少一半的官员,都在刘焦倒台后选择站队在承恩伯府身后。太多人挤在了齐昇跟前,他贺璋就算是去了,也不过是不起眼的一个。他很难能够捞到什么切实的好处。说不定齐昇等闲都想不起来他这么一个人。所以,哪怕是他想站队承恩伯府,也一直没有登门去拜见齐昇,原因就是这个。
第三,除了承恩伯齐昇本人,他还有两子一女。庶长子齐臻十岁稚龄便随着父亲远征北疆,身上有多个军功,肉眼可见的前途光明。但他到底是庶出,且现在只是在父亲麾下效力,于朝中并没有一席之地,显然他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于嫡次子齐琮,这是个京都城有名的纨绔,且不论这纨绔是真是假,反正听说这位二公子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虽然他觉得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一种诡异,但明面上来说,齐琮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贺璋才把目光放到了已经身为皇贵妃的齐月盈身上。
皇贵妃是目前大周朝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且她自小备受父母宠爱,齐昇是出了名的爱女如命,可想而知,她在承恩伯府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高。再有,他既然看好齐昇的政治前景,那么在他的推演中,齐昇未来只有两个可能,要么自己当皇帝,要么扶植齐月盈生的外孙当皇帝,但无论是那种可能,齐月盈的身份和价值都只会越来越高,且不会贬值。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