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会死。”
“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呢?”
姜妈妈摇了摇头,看了眼姜爸爸,抱起姜葡萄准备回家。
“妈妈没有不开心,妈妈就是有点累了,想回家休息,葡萄陪妈妈回家好不好?”
姜葡萄立刻点头说好。
姜妈妈带着姜葡萄回家,姜爸爸立刻跑过去把平房的窗户打开,将里面的人拖出来,然后报了警。
之后的一段时间,姜葡萄一直被父母带着看心理医生,那伙拐卖团伙也很快被缉拿归案。
姜妈妈当时还特意给姜葡萄看了这个报道,一遍遍小心措辞地跟他说:
“葡萄,坏人都被警察叔叔抓走啦,警察叔叔会惩罚他们的,葡萄以后看到坏人一定要跑哦!”
姜葡萄懵懵懂懂地问:
“我可以帮警察叔叔呀?我可以杀死他们哦~”
姜妈妈小心掩饰着自己的惊骇,一遍又一遍地跟姜葡萄说警察叔叔不需要小朋友的帮忙,小朋友也不能杀人。
可姜葡萄似乎不怎么感兴趣,只是点点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
他们只好领着姜葡萄继续看心理医生,甚至托人找到了一个很厉害的心理学专家。
专家了解到了姜葡萄的情况,说了一个专业词汇:
反社会人格。
但他并没有就此下诊断,只说也许、可能。
“反社会人格在18岁之后才能下诊断,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后天形成的,成因复杂,至今也没人能说清楚。”
“他们缺少羞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一切生命乃至人命都充满蔑视,没有同理心,无法对其他人的事感同身受,甚至对自己的事都可能感到无趣。”
专家的每一句话都让姜家人感到绝望。
最后专家建议送姜葡萄去特殊的学校读书,说是特殊的学校,可相当于终身监-禁一般。
姜爸爸姜妈妈自然不愿意。
他们领着姜葡萄回家,自此再也没有带着他去看什么心理医生。
可他们又不敢不信,怕自己的孩子最终会惹出什么祸端来。
姜爸爸和姜妈妈日日商量,月余后,他们像是忘记了这件事一般,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姜家又恢复了平静,看似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可真要细究,还是有了很多不同。
比如姜爸爸和姜妈妈对姜葡萄的宠爱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别人家的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独立、坚强,他们却不是。
姜爸爸和姜妈妈用尽全力,将姜葡萄养得娇生惯养、性格软糯,甚至不愿意姜葡萄花时间和心思在学习上。
姜妈妈带着姜葡萄做瑜伽、看鬼片、看爱情电影,看一切不需要动脑的东西,甚至像养女儿一样养着他。
姜葡萄也很快被养成了软糯的性子,也没再提什么杀人之类的话,至今对自己小时候做的事只字不提,像是忘记了。
姜听砚早熟、聪慧,自然将这些看在眼里,姜爸爸和姜妈妈也没有隐瞒他。
与其一直担惊受怕,害怕自家儿子是什么反社会人格,以后可能会变成坏人。
不如让他一辈子娇生惯养、思想蠢笨、不思进取。
姜家不缺金钱,自然能养他一辈子,惯着他一辈子。
姜听砚收回思绪,转身坐回椅子上,打开电脑,又重新开始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