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更亲近的地位。
“糊名制,或许在朕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了。”
单独与长孙皇后在一起时,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如是说。
李世民何尝不想做把大的,但是贞观初年,国库很穷。
他刚刚玄武门之变上位,内有太上皇和前太子的旧势力,外有突厥等强敌,这时候就摆脱世家自己单干就是找死。
科举糊名制不了了之,李世民再心动,也知道现在民间识字率不高,寒门子弟的质量比世家差许多,想要提拔寒门子弟不仅仅是糊名制,还需要民间普及教育,普及书本。
造纸术在研究精进,印刷术也在研究。
原本笔墨纸砚技术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天幕放出技术,宫中自己也在研制,现在已经有了雏形。
就算不如世家的纸张质量,至少用料便宜,价格低廉,对寒门子弟也有优势。
两人没有在后宫,而是换了行动更为便利的胡服,出现在皇宫的将作监。
李世民看着工匠打捞纸张,看得入迷了。
小麦造就了从西汉末年延续到东汉的世家豪强,又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有了世家。
隋唐时期,世家依然势力强大,动不动就是百年世家百年基业,独家垄断技术。
小麦让世家垄断了粮食,纸张让世家垄断了知识。
但是天幕出现了,后世的农业政策和各种技术也出现了。
李世民看着纸张,如同看着一把破开世家垄断的利刃:“昔日汉高祖发迹前同样是一小小亭长,今日这些小农官,焉知不是他日的另一位高祖。”
长孙皇后轻笑一声,没有多说什么,献上自己刚修的女史书稿:“刚写完平阳昭公主,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接过书稿:“观音婢文采飞扬,朕一向信得过。”
“陛下,既然有女史,为什么不可以有农史?”长孙皇后提议道,“大唐没有知名的农书,那我们自己修。”
“世家也有世家的好处,许多世家经营农庄经验颇多,只要几个人陛下就满足了吗?”长孙皇后冲着李世民俏皮地眨眨眼,“陛下,这就满足了?”“没有。”李世民拿着书稿砸在手心里,“没错,这个农史就让世家修,他们要么自己编,要么去民间找人,朕只要结果。”
“一本不够,他们没准合伙糊弄朕,一年一本吧。”
李世民愉快地决定了,看着提议的长孙皇后嘴唇微张。
陛下
,你知道修书有多累吗?
一年一本,这分明是要把大臣们榨干啊!
最后,长孙皇后默默道:“陛下,千万别说是臣妾出的主意。”
她怕被骂。
武周时期的最大优势,在于比贞观初年国库富裕许多,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贞观遗风后,经济上国库更充裕,世家更为势弱。
在李治上位后,为了房遗爱谋反案杀一批,为了废后之争又杀了一批关陇贵族,李世民曾经有意传位的吴王李恪、和李世民的托孤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故人,全被他送下去陪父皇。武曌登基后再杀一批一批又一批,世家被压制的更狠。
也就给了武曌更大的发挥空间。
天幕消失的第二日,早已筹备多时的上官婉儿和姚崇二主要负责人,率领新闻部全部人员,熬夜做出了武周朝第一份综合性报纸,《武周朝报》。
之所以叫综合性报纸,是因为《武周朝报》上汇聚了武周朝各项朝廷政策,税收田地,天幕讲过的农业新技术和历史上的农业技术等等,算是一份科普武周朝政策和天幕讲述的农业知识的报纸。
这一份报纸只有一张,正反都有着豆腐块文字,内容不多,许多内容对于洛阳人士来说已经不是新闻。
但是这可是武周朝的第一份报纸,有文字也有图,还有天幕出现过的农业机械图纸,无论是百姓还是贵族都抢的不亦乐乎,一时间达到了“洛阳纸贵”的效果。
而在周边地方,有快马已经带着《武周朝报》奔向全国各个地方。
因为是初次印刷,数量不多,除了洛阳是自由贩卖,其余地方一地只有几份,分发给小吏读给百姓听,然后会贴在城中官府附近供百姓自由观看学习。
想要全国自由贩卖,还得有很长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太平公主还在带着其他公主们筹备《女报》和女校。
《女报》第一期比较基础,结合宫中女医,讲述女子婚育、健□□理知识,以及女校的创办和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