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顿时使着眼色散开,闷头干活。
里甲制度,不仅为了农活,也为了维护稳定。
比如说必要时刻,发现和镇压不安分的农人。
但是到后期连这些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没有田地时,他们反而更能一呼百应。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
【日本的发展,离不开华夏的“友情赞助”】
【从唐宋时期,连续几代女皇的全盘汉化,让日本脱离了农奴社会,走进了封建社会。】
【到明朝时期,连续几本重要农书的传入,就让日本发展出了强势的农业。】
【到清朝时期,日本看出华夏的外强中干,抛弃了华夏,进行“明治维新”,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强者的姿态来侵略华夏】
【这一期的主题是农业,我们就从华夏农业对日本的帮助开始说起。】
朱元璋重新打起精神,认真听了起来。
他记得这个日本,因为地处偏远,国土又小,觉得毫无价值,列为不征之国,没想到后世如此蛮狠,对华夏侵略抢劫无恶不作。
天幕几次讲述后世的日本侵华历史,已经成功地让古人们一听到日本就开始皱眉。
始皇帝嬴政也不例外:“朕记得天幕说过日本有银矿,地方小好东西不少,朕迟早收了。”
刘彻冷笑连连:“朕的宝船打造出来,不介意给大汉再增加一块海外国土。”
天幕不是说欧洲人喜欢搞什么海外殖民地吗,他没那么暴虐,只是单纯收为大汉国土,让这个侵略者彻底汉化。
【华夏四大农书,氾胜之的《氾胜之书》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陈旉的《陈旉农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朝四大科技书籍,分别是“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这些书籍在华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重视,甚至有些被当做皇室独自私藏。然而传到日本后被视作国宝,极为重视,哪怕是手抄本都被供在国家】
正在野外采集药草画图稿的李时珍惊喜了:“药圣?”
他是药圣?
他看着手里正在编写的书,现在还没成型,原来日后如此被重视吗?
那以后更得好好写才是!
“李公,天幕说得李时珍,是你吧?”帮忙带路的山里人也惊喜了,不过是给一个采药人带路,谁知道这采药人日后竟然被称为“药圣”!
这可是活着的圣人!
李时珍微微点头:“应该是吧,哈哈。我书还没写完,没想到后世评价这么高。”
“还没写完?”领路人看一眼李时珍手里的草稿,一种责任感突然油然而起,“我还知道这山里好多外面见不着的药草,我带您去!”
等这药圣的书写完了,也有他的功劳,说出去简直是光宗耀祖!
李时珍非常高兴:“好,多谢了,那就麻烦您带路了。”。
徐霞客同样正在野外跋山涉水。
作为一个与整个大明参加科举风潮格格不入的文人,徐霞客被误解的时候很多,但好在最亲近的家人还是支持他。
此时时刻,徐霞客首先想到了家中的老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知道我和我的书后世留名,日后定然再也不会担忧我了。”
正如他所想,徐母看到天幕里放出了这些名人的书籍、画像还有籍贯,在里面精准地找到了自己儿子的介绍和书籍,顿时扬眉吐气:“是我儿子!是我儿子的书!”
就算她儿子不是秀才公不是进士老爷又如何,她儿子青史留名了!
邻居们齐齐投来羡慕的眼光。
明朝四大科技书籍,虽然不懂什么是科技,但是“四大”还是懂的。
整个大明这么多书,就这几本书被提到,可厉害了!
【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国家,公元前8000年,还是原始文明时期,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到现在,日本的水稻被普遍认为来源于华夏,尽管有“华北说”“华中说”“华南说”三种不同的传播途径,但是来源于华夏不可否认。】
【隋唐时期开始,日本以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地区为航线起点,开始了中日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