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暗在心里想,但或许
可以让儒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家。
只要对帝王的统治有利,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做到的。
而且,也要再钻研一下儒家与“格物”“博物”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和后世一样,搞到对立面去。
和任何一个有志向的饱学之士一样,董仲舒现在只觉得有无数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只恨自己已经不再是壮年。
但是,当董仲舒看到天幕上的李时珍时,又燃起了斗志。
这位东璧先生尚能在自己五十的时候还走遍华夏,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又为何不行呢?和董仲舒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李时珍的决心和将之付诸于行动的大毅力,悄悄的勉励了一大批人。
【它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草药学,还包括了动物学、地理学、矿物学、化学、解剖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它记录了石油,记录了天气湿度与下雨的关系,记录了各地的地理和物种特征等等,所以李时珍在西方,往往被看待为一位博物学家,而不是医学家。】
【像是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就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几次引用《本草纲目》里的内容。】
长着大胡子的达尔文正在书桌前写着自己的著作。
他手拿着羽毛笔,下笔如有神的在纸上写道:
"由于我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因而迈耶斯先生查阅了华夏古代百科全书,他发现金鱼最早是在宋朝于圈养中培育出来的……”①
【这本华豆古代百科全书,就是《本草纲目》。】
·…
“若有这样一本书,对朝廷也大有裨益。”李世民沉吟道。
详细的记载了每个地方的地理、动物植物和矿物,连每一种的特征和特性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这让李世民颇为心动。
他是马背上的皇帝,善于征战,也曾在民间长大。
但他不觉得自己对帝国疆域内的物产有这位李时珍了解得那么清楚。他尚且不能,像李治这样生长在深宫里的下一代大唐皇帝们就更不能了。
若是明君还好,但若是遇到昏庸无能之辈,说不得就会被底下的臣子们蒙蔽,干出什么蠢事来。所以《本草纲目》最触动李世民的其实是这一点。
这的确是一本《百科全书》!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大臣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说对帝王有用,这样的书籍对于他们管理六部也是有用的。
于是,大家纷纷出列:"陛下,大唐也急需这样的百科全书呐!"只有在侧的翰林院学士们既喜又忧。
喜的是,又要修书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修书了,不仅是本职工作,而且可以长学问,还很容易名留青史。忧的是,这修书的活儿以后肯定不会少,工作是越来越繁重啊!
无独有偶。
汉朝的卫青也正在向汉武帝谏言:“陛下,这书籍对于兵事而言也极为重要!”
虽然匈奴才是当今大患,但一个国家的兵事驻防和偶发的战争却也很关键。如果他在一场战役前就能够知道那个地方的特征和物产,那对于他制定作战计划也是极有帮助的。
汉武帝颔首:“朕知晓了。”之前看这些名医的时候,略有些憋屈。
比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就是想找人来写也写不出来,因为没有这个医术水平,只能往这个方面去努力。但《本草纲目》不一样,即使是现在大汉的医术没有后世明朝那么优秀,但其他的物种收集部分却是可以立刻派人着手去做的。
【我们在之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提到了李约瑟难题。而李约瑟本人也认为,明朝最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951年的时候,世界科学理事会评选60位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国有两位入选,一位是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的数学家祖冲之,一位就是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祖冲之和李时珍的头像出现在天幕上。
上面还附了详细的生卒年份和历史成就,并且还是中英法文三语版本。
【现在主流观点甚至认为,《本草纲目》在博物学、生物学上的成就与贡献是超过了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