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好足足一百米巨藤,蜿蜒对折收好,用末端圈起,拎着就能下山了。
下山时,那只大鹅还在,依旧嚣张的从顾璋面前路过,“嘎嘎嘎~”
顾璋对这只大鹅印象深刻。
他没想捉它,但在离开时,这只大摇大摆地嚣张大鹅,就被捆了翅膀,被送了过来。
“这是咱村里猎户在山里散养的大鹅,绝对好吃,您带着,在回去的路上吃。”
周围几个村的百姓听说他今日离开,都纷纷前来送它。
“这是家里鸡下的蛋,都用咱村的土法子焖好了,保证香!知道您喜欢,咱村有鸡的人家都凑了凑,给您煮了一锅。”
“这是村里手艺人给您新编的蒲团,路上在外面歇的时候,垫着坐舒服。”
“咱肯定好好干,不给顾相公你丢脸。”
顾璋还没走出村,原本空荡荡的马车,就被东一家,西一家塞了不少东西。
就连随从和侍卫,怀里都抱满了东西。
宁都府城。
城门口。
早早接到消息的知府、萧学政都和燕老一并赶来。
就想亲口得知顾璋回来后的第一手消息!
这些日子,虽然有零零散散的消息传来,但实在是不能解忧!
马车后跟着两列人马,徐徐从远处靠近北边城门。
但凡消息灵通点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回来了。
城门附近的百姓都好奇起来。
“就是那个说可以让宁都麦子增产到两石的小秀才公?”
“当然是他,咱宁都谁还有这个阵仗?出门还带这么多人?”
“你们说,真解决了吗?我听说那个村的麦子都长满黑斑了。”
“我听说都倒伏在地了!”
“这要是真能成,可还真的应了那小农□□号。”
谁也不知小农神这个名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只知道大约在今年冬日左右,似乎整个宁都,都传起了这个名头。
不过原本只在乡野中流传,经此插曲,倒是闹得府城人人皆知。
原本已经随着时间沉淀,被许多人遗忘的记忆再次被勾起来。
有人算了算日子,“我记得咱宁都的麦子,是五月收对吧?”
“五月底,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
“那岂不是没几个月了?”
本还觉得遥远的事情,好像瞬间就被放在了眼前。
这下,宁都府的百姓们都好奇起来。
他们没消息来源,就盯上了跟着顾璋回来的那两队人。
谁是某家父亲的兄弟的朋友的小姨的儿子……各种路数,沾亲带故的全都被扒拉出来。
故而。
车队进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