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假想敌(1)
第二天上午,郭阳去报社上班,刚进办公楼就看到告示栏中张贴着“北方晨报关于推行首席记者(编辑)制度的通知”。不少人围拢在看,议论纷纷,这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对于郭阳来说却并不陌生了。
所谓首席记者(编辑),说白了就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区别于行政职务晋升的专业晋升渠道。一般来说,业务能力强的记者或者编辑,如果无法解决行政职务,就可以走这条渠道,只要被评上首席记者,在聘期内享受与报社中层干部等同的薪酬福利待遇。
他只扫了一眼,就抬步上楼,林美美从背后追了上来,扯了扯他的胳膊神神秘秘压低声音道:“郭阳,看到没有,老赵还没上任就开始烧三把火了,首席记者就是第一把火,听说首批编委会推举出来的大名单上有六个人,而这次评审核定的是四个名额,记者编辑各两名,有两个人要被差额评审下来。”
其实不用林美美说,郭阳对此也耳熟能详。首席记者的操作模式、考评与竞聘模式,没有人比他这个过来人更清楚了。
郭阳苦笑一声:“林美美,你这些乱七字水准较差,这些年就没有拿出几个像样的稿子来,正因此业务能力弱才被抽调到编办干行政。那么,他要竞聘首席记者就无法回避不能服众的非议问题。
李曙光自己心知肚明,他一方面仗着后台信心满满,一方面又充满高度的敏感,对于列入大名单的郭阳心生警觉,因为他的敏感,郭阳就变成了他的假想敌。
李曙光正在办公室瞻前顾后左右思量,赵国庆的电话打了过来:“小李,通知采编上的郭阳,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赵国庆就挂了电话。
李曙光眉头紧皱起来:赵总突然找郭阳一个记者干什么?有点莫名其妙啊!难道……想起赵国庆对郭阳的欣赏,他陡然间脸色变得无比凝重和紧张。
按说这种事,李曙光打一个电话通知郭阳就成了,但他却慢慢吞吞走到国内新闻部的办公室门口,推开门,冲着里面伏案写稿的郭阳大声道:“小郭,你出来一下!”
郭阳一怔,他与李曙光从无来往,他找自己干嘛?
郭阳起身走过去,李曙光神色凝重地望着他,声音微微有些冷淡:“赵总让我通知你,去他办公室一趟。不过,领导工作很忙,你自己要控制好时间,不要耽误领导的事,知道没有?”
在郭阳听来,李曙光的态度分明有点莫名其妙的古怪,故意摆着上级对下级、老前辈对新人的教训面孔,显得太滑稽。
“哦,赵总找我?好吧,我这就过去。”郭阳眼角的余光从李曙光阴鸷的面孔上掠过去,向赵国庆的办公室大步走去。
李曙光故意带着郭阳走到了赵国庆办公室门口,无意中发现如今排名第二的副总编张玉强也在其中,不由心头咯噔一声,更加不安和焦躁起来。
郭阳定了定神,敲门走了进去,让李曙光暗暗不满的是,他竟然在进门的同时顺手将赵国庆办公室的门给关上了。
“赵总,您找我?啊,张总,您也在!”郭阳面带恭谨适度的笑容,主动问好。
赵国庆笑着挥挥手:“来,小郭,坐下说话。”
郭阳也不矫情,坐在赵国庆宽大老板桌的对面椅子上,不过欠着半截屁股,正襟危坐,面上依旧挂着应有的恭谨和某种故意表现出来的敬畏。这是下属对于领导应有的姿态。
他一直在琢磨赵国庆和张玉强两人一起出面找自己谈话,到底是为了什么,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同寻常的味道啊。
赵国庆笑:“找你来呢,也没什么大事,算是我和老张找你帮个忙。”
郭阳愕然。
“是这样,我和赵总最近商量着要创办一个文化周刊,不同于我们报纸的副刊,有独立的刊号,作为报纸的补充,每周一期,周五与报纸一并发行,主要是传播传统文化,市宣、省宣都审批通过了,刊号也即将拿到,我们想找冯元良大师题写刊名,另外请冯老当我们的顾问……”张玉强笑吟吟地插话:“听说你是冯老的关门弟子,深得老爷子器重,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郭阳这才恍然大悟。
赵国庆和张玉强要创办文化周刊,提升北方晨报影响力只是表层因素,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增加广告收入,这种周刊可以跳出新闻报纸的束缚,刊登大量广告,吸引不少赞助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纸媒盈利的重要渠道。
郭阳赶紧笑着应下,但说实话,考虑到冯老头古怪的性情和近乎偏执的反对文化产业化或者市场化的态度,老爷子能不能答应下来,他完全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