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百合和黄花都能算是粟水县特产,经济价值比起粮食类作物当然要高上许多。由此又带动了整个粟水县的经济,郑大奶奶为此自豪,倒也不假。但实际情况其实又有不同。至少就江慧嘉所知道的,青山村一带种黄花的还有寥寥几户,可种龙牙百合的,却几乎没有。甚至江慧嘉还是首次听说,原来龙牙百合与黄花的种植还是郑家引进的。当然,原身本就不关心农事,在这方面本来就算是认知贫乏的,而江慧嘉她自己也是个农盲,所以她的认知算不得数。江慧嘉大约领会到了郑大奶奶的意思,当下赞道:“老爷子心怀家国,郑家家风令人钦佩。”两人一边闲聊着,马车骨碌碌向城东方向的驶去。郑家老宅就坐落在城东惠风巷中,那一整条街巷都属于郑家。马车从西侧门驶近了郑府,又在二门前停了下来,就有婆子抬了兜轿在二门前等着。郑大奶奶自己坐了一抬兜轿,又请江慧嘉坐上另一台兜轿。这种兜轿有些类似于江慧嘉在现代的时候,去某些旅游景点坐过的那种椅轿。它不同于古装电视里常出现的那种四面围合的暖轿,而是四面敞开的。江慧嘉因为坐过几回类似的椅轿,倒也没有不习惯。郑大奶奶看她举止仍然从容,并没有许多乡下人初进大宅门的局促,心里又高看了几分,因而又道:“今日已晚,宋娘子既来了,我便先带宋娘子到住处去瞧瞧,待安顿好后,明早再去向老太君请安。”这兜轿是四面敞开的,两人虽然各坐一台,但要说话也还是很方便。江慧嘉笑道:“大少奶奶安排得极好。”虽然天色已晚,但郑家内宅中同样是一片灯火通明。四处都有灯笼燃起,这些灯笼大多都是字姓灯,上头统一写着郑字,虽然形状并无特别处,但郑家内宅园景优美,江慧嘉坐着兜轿一路走来,还是有种进了旅游景区的奇异感觉。郑家的宅邸是五进的,内宅中大院套小院,各色道路曲折回环。众人又进了一重门,但见前头花木渐渐开阔,有垂柳次真病假病七娘子江慧嘉按捺住心中的疑惑,又细听那边声音。那边丫头婆子们呼做一团,中间夹杂着一道狂乱无序的“嗬嗬”声。毫无疑问,发出奇怪“嗬嗬”声的必是郑七娘。抬轿婆子走地飞快,不过片刻,就越过花木小径来到了湖边开阔地。却见前头一汪碧湖,湖边胭红一丛远远延伸开去的,原来是一大片盛放的芍药!芍药本是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最是艳丽多姿。眼前这一片芍药虽是在夜间盛放,可这湖边灯笼遍绕,映衬着湖光水色,黑夜不但未能使得这片芍药暗淡半分,反而更为其凭添一份神秘风韵。却有身量纤瘦的一个少女,钗摇发乱,披帛半残,大喇喇踩踏在芍药丛中,口中发出古怪“嗬嗬”声。她一边从怀里一块又一块地掏出拳头大小的石块,一边对着花丛不停扔掷。等怀里石块扔完了,她又跑到花丛边沿。因这花丛边沿处原本就有一条尺许高的分隔带,是用拳头大小的石块垒成,这少女有此一条分隔带做石块来源,当下来来回回,扔得更起劲了。依照她这样的扔法,不消多久,这一大片芍药就会被她毁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