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但凡空下来,陛下总会拿着那幅娘娘的自画像看个没完,只有那时眉宇间才会生出淡淡的笑意。
他命人把宅子修成同梅园一样的陈设,就是想着睹物思人。
只是越睹物方知思念不绝,最后累的还是自己。
周嵩想劝,可话到嘴边突然不知如何开口了,情爱这东西,他没尝过,所以不懂,也看不懂帝王这一朝一暮的做法。
之前是陛下不要皇后的,百般刁难,怎地现下又发了疯似地想呢。
难不成真应了那句,失去了才知珍贵。
周嵩真是越发看不懂了。
别说他不懂,连萧安辰也不懂自己,他时常懊悔为何当日没有看懂自己的心思,一味苛责她。
现如今想把人哄回来,都不知该如何去哄。
怪他,都是他的缘故。
其他大臣也把这一切看在心里,私下里几个人议论起这事,都说帝王怕是得了失心疯,人在时百般看不顺眼,人不在了,又千方百计地想,连个画像都不放过。
当然,这话只敢私底下说说。
没人真敢到帝王面前嚼舌根,不要命了么。
没成想还真就有不要命的。
国公仗着年岁大,又是两朝元老,有功勋在身,金殿上谏言,皇嗣乃立国之本,求陛下行选秀之举,充盈后宫,绵延子嗣,兴我云风国。
那日,天边日头陡然被一团乌云遮挡,明晃晃的金銮殿里没了灼眼的光泽,萧安辰缓缓抬眸,漆黑的瞳仁似沉寂的深海,让人看一眼,直呼不能活。
“国公说什么?”他似是没听清。
偌大的金銮殿内想起了国公铿锵有力的声音:“皇嗣乃立国之本,求陛下行选秀之举,充盈后宫,绵延子嗣,兴我云风国。”
言罢,抽气声此起彼伏。
月余前有大臣上奏帝王选秀之事,至今那位大臣还在清扫茅厕,看来清扫茅厕大军又要多一员猛将了。
众人都替国公捏了把冷汗。
萧安辰冷色当即沉下来,“选秀之事乃朕的家事,不必在殿上议。”
“陛下的事便是百姓的事。”国公道,“皇嗣关乎国本,请陛下三思。”
萧安辰已多日不曾在金銮殿上发火,他冷眼睨过所有人,“怎么?其他爱卿也是此意?”
右相王卯率先出列,躬身作揖道:“皇嗣关乎国本,求陛下三思。”
随后左相常庸也站出来,然后是崔云忠、兵部侍郎等等。
萧安辰只说了一声好,便起身离开,那日之后,帝王三日不曾早朝,国公带着众臣跪在朝春宫前,一跪就是一整日。
膝盖都给跪出个深坑,还是不曾把帝王求回来。
第四日接着跪,跪到晌午下起了大雨,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萧安辰把人叫去庆和殿,询问子嗣之事,再无人敢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