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山朗声笑道:“对对,先办正事。”
三人领着小卫去参观粪池,这些粪池看上去平平无奇,在乡下到处都是,但小卫看得很仔细,不停地提出问题。比如大粪和青草的比例是多少?哪种青草的效果最好等等。
江宁秉着科学认真的态度一一回答:“水粪草按照10:1:1的比例调配就行,据我们初步实验,柔软一些的青草效果更好,又粗又硬的蒿草之类的效果略差,当然也有浸泡时间太短的缘故。我们时间紧,任务多,我建议把青草剁碎了再放到化粪池,发酵得更充分些。如果方便加个盖子,就更好了。”
小卫听得十分认真,甚至还拿出了笔记本把江宁的话记录下来。
这一问一答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江宁说得嘴干舌燥,陈大山体贴地给两人端来了用茶叶末泡的凉茶,陈壮说这茶叶是用来待客的,叔叔平常都不舍得喝。
两人也不客气,咕咚咕咚灌了半杯凉茶,小卫接着去田里考察,大家伙正在争分夺秒地浇地,看到小卫不由得好奇地打量了几眼,当听说他是公社派来考察的人后,说话声不由得小了许多。
“咱们大队入了公社的眼了?”
“那可不是。”
“老陈和小江是不是在公社出名了?”
“我看是。”
……
小卫长相不错,又会说话,很快就与浇水的群众攀谈了起来。
他打听绿肥水的效果,这个不用说,看庄稼就知道了。
除此之外,小卫还向大家打听起陈大山和江宁的事来。
大家伙对于陈大山嘛,那是说上三天也说不完。
“老陈可是个好人,当干部时是个好干部,干活比谁都积极,家属从来不拿架子,他老伴是妇女中干活顶厉害的,还有他儿子他闺女,那都是模范。可不像某些干部家属,算了,俺们也不好多说。”
“老陈还是种庄稼的老行家,他这人就是不太会钻营。”
……
“你问小江,他吧,是一个很文静很懂礼貌的男孩子。”
“小江,这人特别低调,不爱张扬。”
“这孩子一心搞研究,是个好孩子。”
“江宁这人觉悟特别高,我们挖粪池挖出来的土被他拉回家了,说麻烦他一人,方便大家伙。”
“对对,他生病了还坚持上工。”
“他这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我悄悄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队长爱收礼,有的知青为了方便,就给队长送礼,探亲回来先去队长家,可小江从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