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那边,戏正式开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就是剧组的饭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坚持一两天也就罢了,连吃三天,大部分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抱怨了起来。
不是深刻,是深刻痛苦。
抱怨声直接传到了费见孝耳朵里,费见孝听到这个消息,还很纳闷,因为这么多年拍戏还是第一次听人说剧组饮食不行。
费见孝每次到某地拍戏,为了节约成本,都是在当地包一家餐饮公司,这可以节省不少成本,节约下的成本自然可以在营养上提高,所以这么多年几乎没人说剧组饮食不行。
他叫了后勤部调查,回访的结果并不是营养上出了问题,而是口味,纺织小镇的口味偏甜,所以几乎大部分菜都是偏甜的,这导致大部分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太喜欢。
费见孝只得叫后勤部去妥善处理这件事,但是由于习惯问题,菜的品味很难一时间调转,譬如剧组要求吃辣子鸡,食堂厨师不放糖了,然后却做成了不辣不咸的辣子鸡。
糖不放了,菜的味道突然变得清汤寡水,这导致一部分演员叫起了外卖,但是更可怕的是,小镇上的外卖口味也是偏甜的。
于是有的演员直接把外卖地点选远了,但是很快遭到了卖家的嘲讽。
卖家:亲,你饿吗?
演员:饿啊。
卖家:到底饿不饿?
演员:很饿。
卖家:饿你还点这么远?送到了不饿死了。亲,赶快把订单取消吧。
演员:?
于是小镇超市的方便面突然吃香,有的演员改成吃零食,但是这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口味问题,竟然变成剧组一时间遇到的很大困难。费见孝当然想过从别处请一个餐饮团队,但是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时间也会继续拖延。没想到吃把一个导演为难了。
何觅瑶稍微好一点,带的人多,也根本就不用去食堂,直接在大型保姆车里开起了小灶,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她本来就不吃甜的,甜食对保持身材非常不利。
最痛苦的要数姜云庭,他是四川人,天生对辣喜爱,来到剧组他几乎是崩溃的状态,食堂清汤寡水的饮食让他食不甘味,几乎是半放弃状态。
在剧组坚持了六天,他游荡在崩溃边缘,但是却神奇地发现,食堂里竟然总有那么几个人吃得津津有味,他走过去一看,是骆冰清,骆冰清正和助理、化妆师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辣酱拌饭。
而她们面前都摆着一瓶辣椒酱。
姜云庭就像被某种东西醍醐灌顶一般,原来可以这么吃,虽然食堂的饭菜清汤寡水,但是辣椒酱拌饭,真的是神了。
“冰姐,我能尝尝你的辣酱吗?”姜云庭和骆冰清不熟,虽然最近在围读剧本时接触,但是他发现骆冰清对他也不是很在意,就是那种完全把他当工作人员看待的感觉。
实际上姜云庭对骆冰清的感观非常好,特别是第一天见到她天然的颜值,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
这时候,他更是像碰到救星一般,眼里巴巴地看着辣椒酱。
“九块九块一瓶啊!”骆冰清瞟了姜云庭一眼,“是要风味豆豉,还是番茄辣酱,还是牛肉末豆豉,对了牛肉末豆豉要加两块五。”[1]
作者有话要说: [1]文中的几种口味借鉴了一些品牌辣椒酱的口味,或许你们都吃过。
周六周日都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