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一张包子脸恨不得皱出十八道褶子:“额……那就笨吧。”
“那你会嫌弃他吗?”
胤禛不懂嫌弃是什么意思。
他只看到了笨蛋弟弟在旁边淌口水,顺手就拿起了帕子给他擦嘴。
康熙很爱看这样兄友弟恭的场面。即使胤禛没有回答,他也看懂了他的不嫌弃。
不过:“你们两个还真是亲兄弟,小时候你的口水也多的很,朕抱你的时候,你的口水还躺到朕的龙袍上了呢。”
胤禛听完只听懂了一半,还是最重要的那一半,他目瞪口呆地看着笨蛋弟弟。
?他小时候和笨蛋一样?!
胤禛小包子的天要塌了。
看着他崩溃的表情,屋里头的三个人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胤禛伤心欲绝。
云佩到底是亲额娘,看他这个大受打击的样子,就劝康熙:“他还小呢,谁小时候不是这样?就是云秀那么聪明的孩子,嫔妾小时候带她的时候,她也流口水呢。”
云秀:“……”
她和胤禛同款表情震惊地看向了姐姐。
云佩视若无睹,继续说:“说不定万岁爷小时候也……”
“咳咳咳!”康熙忽然咳嗽一声,云佩无辜地给他递了一杯茶:“皇上怎么突然咳起来了?是不是最近太忙了,没注意休息?”
康熙嗯一声,成功转移话题:“是,最近朝堂上在商议要不要海禁,各说纷纭,吵得朕头疼。”
海禁?
云秀立马抬起了头,是个现代人都知道海禁的存在——大清施行海禁,才导致了西方工业革命无法渗透,大清也越来越落后,最后就挨打了。
那样惨痛的教训,即使云秀的记忆变得模糊,那种刻骨的民族伤痕还是让她想起来就痛。
云佩不懂朝政,本来是想应付一句“皇上再辛苦也要注意身体”的,可她看到了站在后面的云秀的表情,那句话就没说出口,而是问:“海禁是什么?”
康熙就慢慢给她讲:“就是封海,设立官员衙门,不许沿海的百姓随意出海。”
云佩问:“这是为了什么?”
“海禁推行的地方多在闽南福建一带,和对岸的台湾隔海相望,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一直留驻台湾,到如今已经换成了郑经当政,他是延平王郑成功的儿子。”
云秀竖着耳朵听。
郑成功她还是知道的,□□,历史书上有,还是夸赞的。
可康熙说:“郑氏王朝心属前明,一直在沿海一带袭击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三藩之乱的时候,郑经就勾结着耿精忠,在西南沿海作乱。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又提起尚之信:“那会儿他就是被郑经打败了,才会想着投降咱们。”
云秀恍然。
她头一次听说尚之信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在姐姐成为嫔妃之前,佟贵妃的赏花宴上,那会康熙头一次露面,说的就是尚之信投降了,他高兴,所以来参加了佟贵妃的赏花宴。
“本来朕打算暂时不动他的,一来他兵力足,追随者又众多,朕要稳住汉人的心,尚之信投降的时候,朕就派人去说过愿意和他通商,互相往来。”
可惜,那会是康熙十六年的时候了,这几年里郑经动作频频,已经叫他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
听到这里的时候,云秀就隐隐明白了,他这个海禁,和清后期的海禁好像不大一样?
一个是禁止贸易,一个是保卫边界。
而且康熙心里应该有了决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