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拖尔弼当初没想那么多,觉得别人曾经借书给他,这次就回赠一下,哪知道把借书之人列出来会那么多,只能硬着头皮送。
总不能送这个不送那个,彼此要认识的话,那就尴尬了。
然后他就越送越多,根本停不下来。
康熙昨夜听暗卫禀报,拖尔弼最近把石竹斋刚印的书全买走了。
石岚起初只觉得他要买,买的估计不会太多,二话不说就答应,让工匠印好后就给拖尔弼送。
后来石岚发现拖尔弼这买的越来越多,直接把半个月内工坊印出来的书都买空,这才不得已阻拦,苦笑着让他去别家买。
不然熟悉的书铺都卖没了,正等着新印出来的上货,哪知道空了,这两天正跟石岚哭诉呢!
拖尔弼能怎么办,只好跑去另外两家买,把人家半个月的又买空了,于是哭的就变成这两家合作的书铺。
康熙实在好奇拖尔弼究竟借过多少人的书,就让暗卫偷偷去他家看看名单。
然后发现拖尔弼每次借书誊抄后,都会在书页写上借书人的名字,免得忘记了别人的慷慨。
于是拖尔弼这次赠书,就在藏书阁一本本翻书,把别人的名字记下。
花了好几个晚上才完成了一小半,他写的名单就越来越长,赠书的人就越来越多。
康熙对拖尔弼的藏书阁究竟有多少书都感兴趣了,琢磨着下回要不要跟他提一提,让人把藏书阁的书都借回来重新誊抄一遍,放进翰林院的藏书阁?
拖尔弼不知道康熙开始惦记自己的藏书,手里的名单越来越长,他都开始惶恐了,忍不住找好友王谈聊聊。
这可怎么办,皇上不会怀疑自己结党营私吧,原来他借过那么多人的书吗?
王谈听得又是羡慕又是好笑,拖尔弼这人缘真不错,这些年居然借过那么多人的书了吗?
偏偏那么多人都借了,实在不可思议。
可能拖尔弼这人书痴的名声太响亮,人又实诚得很,才叫人心甘情愿借出心爱的孤本了。
王谈想想自己对友人十分挑剔,所以熟悉的人不多,跟人更是很难深交。
但是他跟拖尔弼打交道没几回,居然渐渐走得这么近,还成为关系极为不错的好友。
王谈回想了一下,也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他就跟拖尔弼建议道:“你写折子跟皇上说一声,让皇上心里有数。你说明白究竟为何赠书,都是赠与什么人,送的是什么,说清楚就好。”
其实要真是结党营私,谁会这么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吗?
顾凝宸的顾虑压根就没有出现,御史看到后一个个安静如鸡。
加上拖尔弼回头真的写折子,在里面详细说明了赠书的缘由,连名单都送上来了。
看得康熙忍不住感慨,拖尔弼还真是个实诚人,就是老实过头了。
但是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实诚人,起码都不必担心他私底下胡来,反而做事坦坦荡荡。
拖尔弼过了明路,这才放心继续赠书。
就是进度越发慢了,因为三家印刷工坊都哭着求他买少点,让书铺那边能上点货,不至于还没上就被他买空了。
书铺掌柜都来哭了几回,拖尔弼只能悠着点儿慢慢送,还先给没送的友人写信解释了一番。
还没收到赠书的友人一看拖尔弼来信,一个个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毕竟其他人陆续收到,这些人也给拖尔弼借过书,没收到总归心里有点难过。
拖尔弼还特地写信来解释一番,让他们又是高兴,又是哭笑不得。
毕竟拖尔弼把京城三家印刷工坊都买空了,逼得人家工坊和书铺的管事一起来哭,也是够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