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聊着天,冬记面馆很快就到了。
从下车看见院子的木门开始,关月的惊叹声就没停下过,楚霜还是一贯的话少,只是她的眼睛可以看见的在发着光。
“哇哦,这个秋千!”
关月惊喜地跑到院子中间最大的一棵龙眼树下,看着系在树干上被晚风吹得摇摇晃晃的小秋千两眼发光,“这未免也太有童趣了吧!”
试玩了一会儿秋千,又跑上天台上眺望了一会儿a市的夜景,关月这才感受到肚子的饿意。
“咕~”的一声猝不及防地响起来,关月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刚刚在飞机上好像没吃饱。”
楚霜无奈一笑,指向厨房的方位:“嫂嫂已经在帮我们做宵夜了。”
“啊?嘿嘿,”关月摸摸脑袋:“这会不会太打扰了……”
浓郁的清香就在这个时候悠悠荡荡地飘了过来,关月一顿,马上改口道:“冬冬老板一个人做饭会不会太累了,我们一起下去帮忙吧?”
等两人来到厨房的时候,忍冬正好刚从木柜里把昨天做好的细条拿出来。细条只有二三十厘米,通体米白,在忍冬手上看起来软趴趴的,还带着温度。
汤锅里正在咕嘟咕嘟冒着泡儿,方才闻到的清香便是从那里发出来的,浓浓的骨头汤,鲜味四溢,十分诱人。
“冬冬老板,你在做面线糊吗?”关月吸溜了一口口水。
楚霜疑惑地问道:“群里最近一直在发的面线糊?”
忍冬摇了摇头:“是长面。”
今晚的“长面”说起来还有点讲究,在北方有句流传很广的民间俗语,叫做“上马饺子,下马面。”
为表达迎客的热情,主人家通常做上一碗面条,寓意绑住客人或归人的腿,希望能多留上他们几天。且面条宜长不宜短,以表达时间的长长久久。
“长面?”
关月和楚霜两脸茫然,她们从来没听说过这种奇奇怪怪的面条名字。用个长度取名,未免也太省事了些。
忍冬正要把细条拉成长面条,两人都来了兴趣,纷纷紧盯着她的动作。
拉长面时需要把细条挂在一个专门的木架子上,待细条一在架子上放好,一阵眼花缭乱过后,忍冬已经把细条拉伸至了两三米长。她的手又快又稳,根本看不清具体的动作,眨眼间长条便已成型。
这还没完,忍冬又拿了两根长筷拨面,以防面条粘连。若是一不小心筷子从面条上滑落,还带着湿性的面条就会打结,整场工夫将功亏一篑。
这是一个同时兼具技术和耐性的制作工艺,忍冬满脸认真,而楚霜和关月两人则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一脸紧张。
做的面条分量少,晾制所需时间不长,待面条半干就可以把长面从木架上取下了。
长面吃的是“面”,忍冬并不准备做多复杂的配菜。
她取了两个汤碗,在碗底放了调料,再各舀了一勺热气腾腾的骨汤。待热汤一浇,骨汤的鲜美和调料的咸香瞬间被激发出来又在下一个瞬间结合在一起,小小的油光浮上来,漂在汤面上,引得人胃口大开。
在关月两人还在咽口水的时候,忍冬又打了两个水煮蛋。鸡蛋刚打下去的时候便被冒起来的泡泡遮住了影儿,没一会儿又慢慢浮了上来,蛋清已经变得雪白,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里面包含着的橘黄色的蛋黄。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漏勺一捞,一颗完完整整的荷包蛋便搁在了勺子上。
这时长面也煮好了,先将面条捞起放入汤碗内,再简单用荷包蛋摆个盘,最后洒上一小撮葱花。
盘盘旋旋的面条浸在浅色的汤汁中,荷包蛋卧于其上,再有碧绿青翠的葱花散落在泛着浅黄的长面条上。在袅袅升起的热气中,这样一碗简单的清汤面最是抚慰人心。
“好香哦~”
葱花的香味很淡,隐于骨汤之中,稍显柔和。调的料汁儿的味道倒很猛烈,顺着热气直入鼻孔,又上头又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