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首先通过南国子綦的口,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世界本相。
并指明了一般人只知道人籁而已,修为稍微高一点的人,可能还知道地籁,但天籁却很少有人知道。
然后,南国子綦用树林里各种形状各异的树洞,在风吹过之后,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说明。
风是一样的风,但那些树洞因为各自不同的造型。
所发出的声音就各不相同,有的像流水声,有点像射箭声,有点像喊叫声。
在这里,庄子已经给了世人启示。
事物不同,所感受的一定不同。
但如果把这种自我感受认为是唯一真理,那就大错特错了。
但子綦的学生还陷在概念之中,人籁是用竹子发出的,地籁好比那些树洞发出之音,那么天籁是什么呢?
其实总的来看,庄子不是要揭示概念的来源,而是要告诉世人认知局限的问题。
提出天籁只是为了说明世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世人眼界所能看到的很有限。
所以,南国子綦并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抛出了一个思考,将学生提到直面认知问题上来。
风吹那些不同形状的树洞,使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让它们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那么鼓动这些声音的是谁呢?
庄子抛出的这个思考,就是《齐物论》的根基。
毫无疑问,这个根基就是形而上学。
虽然庄子通篇都是在用唯物主义、辩证论等方法来阐述,但庄子哲学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形而上学之上的。
然后,没有等子綦的学生的回答,庄子笔锋一转,一针见血的道明了人的问题。
无论是大智的人,还是小智的人,都爱各持己见。
并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生出各种虚假、编造的手段,而这些都被人称之为精明。
但这些为了让自己比别人更精明的努力,其心灵就像被绳索捆绑了,一天天走向灭亡。
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和那些树洞差不多。
每一个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感受与领悟,便形成了各种千差万别的争议。
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争议一点意义也没有。
就像那些树洞发出各种声音一样,他们都认为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但其实他们感受的都是同一阵风。
庄子进一步强调,如果没有风,它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但奇怪的是,人的各种情绪,变化莫测,时而欢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
有时多虑,有时感叹,有时后悔,有时恐惧,有时放纵,有时张狂,有时作态,就像音乐从空虚中发出来。
仔细想一想,世人也是如此,总是莫名其妙地生气、哀怨、悲伤、愤怒,却无可遏制。
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世人就无法不进入形而上学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