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了。
当初朱新平可是上过京大荣誉榜的人物,又比李野早了四年毕业,还是去了部委,结果现在竟然跟自己平级?
部委的科级,跟李野的科级可不是一码事,那么他现在,是否还有当年意气风的模样?
岳萌萌当初找了朱新平做男朋友,还跟李野炫耀来着,现在她的心里是何感想?
一步慢,步步慢,世间无数英才都在机关里内卷,一旦耽误上几年,可能这一辈子就碌碌无为了。
想想姐夫杨玉民,手里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还带着“赚过外汇”的光环,绝对的好笔杆子,
就是这样,在刚刚进入中选部的时候,文庆盛还做东请了他们单位的一位大佬一起吃饭,算是让他有了根脚,
后来李野又搭钱搭线搞了雪区扫墓,拍了纪录片,获得了上面一致的好评,然后今年才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所以想一想,这条内卷之路,到底有多难?
几十年后就有人说过,内地故意让一群智商最高,又特么最卷的人,不断补充到机关里面去,让他们一辈子卷下去,是非常高明的治国之道。
躺平的人当然有,但卷王也从来不缺的好吧?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岳萌萌的事情。
朱新平在轻工业部那边不得志,那他只要有一个机会,会不拼命吗?没有机会,他也要不断的寻找契机、创造契机。
所以李野就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想借助一分厂的成功案例,再加上老婆在报纸上的文章,拼命想要卷出一点成绩来?
在机关内部想干事,就必须要先说服主管领导,如果只靠一张ppT,说服力肯定有限。
但是拿一分厂来举例说明,可就好多了。
三年时间,职工人数翻了二十倍,营收翻了几十倍,上交利润更是惊人之极。
也就是说,薛萌萌之所以拿一分厂来做素材,就是看中了它这份惊人的展度。
但是李野,最终却让岳萌萌失望了。
“岳记者,如果你要说我们一分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我是十分认同的,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做,
但如果你想表达社会上的待业青年没有工作,是因为他们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然后必须自谋出路那我是无法接受的。”
“。”
岳玲珊怔住了,显然,李野猜到了她的心思。
但是她沉默片刻之后,却激动的道:“原来你也注意到了这个不可化解的矛盾,那我们就更应该果断一些,抛下臃肿的包袱,而且你们不也正是这么做的吗?
那么多社会闲散人员,天天等着国家托举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永远只会依托在国家的身上不思进取。”
【我是要改变这个国家,但没说去责任化啊?】
李野慎重了。
因为这年头有些记者是很激进的,感觉岳萌萌的言论,是要打破“包分配”。
这个意识比真实情况前了至少五年,九四年之后,双向选择出现,内地的大中专生和待业青年,终于失去了包分配的待遇。
那么这个时候岳萌萌提出“打破铁饭碗”的口号,会引起什么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