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咱们得好好窜窜词啊,等点心面世,老太太是肯定会知道的,你就说是我卖了方子给祖母准备寿礼,方子卖了三百两,筹备寿礼用了二百多两,咱们手头只有几十两剩余,知道吗?"
啊?可,可是咱们寿礼不是不要钱吗?
瞧着那丫头太轴,转不过弯来,提醒道。
"这不是显得我们在寿礼上花了大心思吗?其次,咱们有多少底子可不能被别人摸清楚了。"
"奴婢明白!"
小姐从前几乎不给老太太备什么寿礼,回回是大小姐得了风头,这回,小姐可要争口气。
"明白就好。”
两人说完话,三月帮叶桑榆备好热水洗漱,因着解决了生计大事,这一觉可谓是睡得无比踏实。
剩下几日,叶桑榆大多是在屋子里看书练字,再悄悄摸摸构思一下话本故事,闲了就提着三月做的吃食去恨水院窜门。
因着她手里宽裕了起来,给三月去大厨房管事那里打点的银子也多了一些,平时不仅仅有三月牌特制点心,还偶有其它菜肴供叶桑榆解馋。
把想要搞一个火锅的想法也告诉三月了,告诉她备好哪些食材,准备哪些工具,还有碳火配料,一应要多准备些,到时候会在桑梓院请客。
时间就在叶桑榆的悠闲和三月的忙碌,以及四月喂得太饱又长胖了的欢声笑语中度过。
寿宴前夕,叶府就已经灯火通明,下人穿着簇新的衣裳脚不沾地的筹备着手里的事情。
每个人兴奋又疲惫的同时,无不紧绷着大脑,生怕在自己这个环节有一丝错漏。
前院的戏台上咿咿呀呀的也结束了最后一次排练。
终于,越都百姓和世家权贵都热议关注的国公府寿宴来了。
八月十一,东方欲晓,好戏登台。
国公府门前这条街道,名唤正阳街,离扶天街不过百步之遥。
大夫人找人雇了四队舞龙舞狮分别在正阳街两侧游了五个来回,一大早就直把热闹的气氛渲染开来。
整个街道都比往日热闹了许多,就连旁边的商贩都在感叹,“这叶国公府可真不低调啊!"
"走,咱们也凑凑热闹去!"
国公府门前甚至是斜对门的茶肆里都陆陆续续坐满了人。
太平年岁无琐事,权贵门前探风声。
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想来吃瓜,看到底有哪些人给这叶老太太面子过来贺寿。
虽说人人敬仰当年的老国公爷和叶将军,但是大家都知道叶府早就不及当年了,也只有一个叶四爷在朝堂为官。
偏偏皇上发了话,肯定是有很多人是要来的,这来的人里头也有弯弯绕绕,戏可多着呢?
这越都的八卦这些年换了一茬又一茬,可终于转到这家了。
辰时初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三四辆马车。
起初是几个叶行书交好-->>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