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是国家发给官员的俸银,结果根本就不能用!也就是说,那些官员手里的真正可支配的银钱,就只有这些旧铜钱!
林徽记得,她身为正三品郡主,俸禄包括俸银和禄米两个部分。正三品的俸银是一百三十两,也就是一百三十贯,平时每个月领十贯,到了年底,也就是腊月的时候多领一个月的钱粮,也就是一年领十三个月,一共一百三十贯。
本该到手十两银子的俸禄,结果就到了七八百文!十分之一都没有!
至于禄米……
林徽叫过自己的大丫头:“连翘,你去看看那袋米。”
“是。”
只见连翘亲自动手,拆开了米袋。这不拆犹可,拆开之后,连翘连打两个喷嚏,连连挥手,道:“有霉味!”
得,不用废话,反正绝对不是她们主仆能吃的米。
薛宝钗道:“如今外头的官儿,能有米吃就不错了。”
林徽忙道:“宝姐姐的意思,难道有官员把禄米送到宝姐姐家的铺子典当?”
“那可不!只是这种霉烂的陈米,不值几个钱。”
“宝姐姐家收了这些米,不知道做什么使?”
“还能怎么使?当然是拿出去卖喽!”
“卖?”
“妹妹可真是千金大小姐!既然饱读诗书,怎么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捧着沾着泥沙的铜子儿,就为了那每日两顿可以照得见人影的稀粥?!”
“若是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林大妹妹这话说的就跟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一样!有的吃就不错了,哪里能计较这个?!”
林徽是庶女,贾母自然有心结,王夫人对林家姐妹都很一般,故而薛宝钗不怕得罪林徽。
林徽道:“我知道了。多谢宝姐姐告知。”又问方典仪:“请问典仪,朝廷的俸禄可是照着半数给的?”
方典仪连忙起身道:“回郡主,大多数时候,是的。”
“我明白了,多谢。”
方典仪答了半礼,退回原位。
众姐妹见林徽情绪不高,还以为她丢了脸面不痛快,连忙说起别个。又坐了一会儿,贾母那里传饭,林家姐弟送贾宝玉并姐妹们出去,关了门,林黛玉和林弘就一左一右围住了林徽。
“姐姐有心事?”
林徽点了点头,道:“是。”
“跟这俸禄有关?”
“不错。俸禄关系到百官家计,这文武百官,又有几个跟我们家四代列侯?又有几个跟我们家这样丰厚的家底?他们,特别是文官,他们只能靠着这一点点俸禄过活。怕是隔手指宽的那么一条肉,都要攒好久的银钱!若是武将也是如此……”
“如何?”
林徽摇了摇头,没说话。
还能如何?肯定是边军军饷补给严重匮乏。
也就是说,国朝早就外强中干了,将来被异族兵临城下,林徽都不奇怪。
“我要给父亲写信。今天就不做晚课了。”
林徽最后这样道。
她匆匆回房,留下林黛玉和林弘,都是一脸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