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议和啊,大将军,我们此次出战,攻克武昌,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若议和,魏军反应过来,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杜预道:“先不要动手,威慑敌人。”
双方的前锋战船最后相隔一百多米,没有再继续往前。
仗还能这么打?
杜预道:“并非真的议和,议和是让孙权和他的臣子们在绝望中再看到希望,挑拨他们内部的争议,只要我们给议和提一个他们完成不了的条件,等时间一到,再动手,他们内部就会形成更激烈的缠斗。从内部进一步削弱他们。”
当年,他跟随诸葛恪一起平定过山越。
他又想起了昨日李衡所说的上兵伐谋。
吕据立刻反应了过来,顿时醍醐灌顶。
顾承上船后,才得知汉大将军亲自前来,他被带到李衡面前。
“此事为真,乃是诸葛元逊和吕世议亲口所言。”
“大将军难道不知道我建业尚有精锐二十万吗?”
“知道。”
“知道还敢来?”顾承道,“大将军现在退兵还来得及,莫要到时候建业没有登陆,被武昌兵马顺江而下断了后路。”
周围的汉军将领纷纷拔刀。
“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衡笑道,“不得对使者无礼。”
顾承一听这语气,心中想着看来李济安还是不会把事情做绝的。
“你回去跟吴主说,就说我提兵前来问罪。”
顾承甩袖而去。
两军开始在长江上对峙,做试探性交锋,但都还是很克制的。
然后,建业城内的大臣们却并不克制。
在顾承回去汇报后,主和的声音快速在朝堂上流传开。
孙权立刻召集了所有大臣。
大敌当前是主战还是主和,这是大宋和大明最经典的场面。
为什么历史上重复出现这种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