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时候,皇帝也真的完全不敢期待苏曳的策问文章了。
整整构思了一个半时辰才开始落笔。
而别人都快写完了。
而且增禄瞥到一眼,那字迹很差。
这该如何是好?
此时,皇帝已经找了最优秀文章的两个太监,根据这套题写这篇策问了。
而且,还可以模仿苏曳此时糟糕的字迹。
倒是也不难模仿,因为此时苏曳伤重,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有些不堪入目。
太监里面,也有几个比较厉害的读书人,但和外面年张玉钊等人是没法比的。
如果苏曳的文章,彻底不堪入目。
那……那也只能鱼目混珠,按中偷换考卷,把这饱学太监的考卷,换给苏曳。
虽然肯定比不过张玉钊等三十名考生代表,但起码能相对过关。
苏曳精神状态差,就是最好解释。
只不过这样一来,苏曳在皇上心目中,只怕真的是文采不行,文举乡试第一,是通过某种神秘身段舞弊而来的了。
皇帝现在不会计较,以后就不好讲了。
总之,今天晚上不能让苏曳身败名裂。
两个半时辰过去了。
已经有考生写好了。
张玉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文思泉涌,仅仅一个半时辰,就已经写完,自己读了一遍,完全酣畅淋漓,绝对上等之作。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考生完成了考卷。
都开始放下了笔。
最后,所有考生都完成了。
只有苏曳,依旧艰难地写,仿佛写每一个字,都很艰难。
最后,所有考生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有些人充满了通请,他们看得出来,苏曳伤得太重了,此时拼命绞尽脑汁,已经有种油尽灯枯的感觉了。
整整又过去了一个半时辰。
大家也枯坐了一个半时辰,终于写完了。
而皇帝那边尽管在休息,却也坐立难安。
听着增禄的汇报,皇帝对苏曳的考卷,越来越不敢抱有信心。
写得这么慢,这么艰难。
而所谓好的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
然而……苏曳此时写的这篇策问,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
因为,他抄的是历史上翁同龢的殿试状元策问。
这篇策问,他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哪里需要构思一两个时辰啊,不就是表演吗。
每一个字写得艰难,也也是表演啊,你伤势那么重,发着高烧,就该如此啊。
关于这道策问题,他不仅仅知道状元翁同龢的,还知道榜眼孙毓汶的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