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叉开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黄老在制器一道上,确实高山仰止,让后辈们敬佩不已。”
“为了让他的成就尽快被更多人知道,咱们赶紧把自行车再研究研究,改良改良。争取今年万寿,拿来给皇上献礼!”
给,给皇上献礼???
黄不二怀疑自己是哭久了,有些懵,都开始幻听了!
舒舒皱眉:“黄师傅不语,可是觉得时间太紧,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没,没有。”黄不二有些局促地挠了挠头:“属下只是没想到,自行车还能被当成礼物送到御前。不过,这自行车看着简单,实则对骑车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皇上年事已高,不大适合再学自行车了。”
不然老胳膊老腿的,真摔一下谁都承担不了。还不如一开始就拒绝,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看出他这点小心思的舒舒乐:“所以,咱们这次做的不是双轮自行车,而是三轮啊。届时让太孙在前头骑车,皇上皇后坐在后面。保证稳妥又新奇,直接拔得头筹。”
礼物与孝心的双重表现,效果只会加倍,加倍再加倍!
效果只要想一想,都觉得肯定特别好的那种。
为了将之变成现实,舒舒还特别豪迈地挥手:“当然,关于这方面,我懂得不是很多。只将一切都拜托给黄先生,钱财材料等若有匮乏,您随时知会。”
“只要在万寿节之前完成,别耽误了本福晋的大事就好。”
鞑子……
咳咳,雍正皇帝生在十月底,距离现在还有两个月时间。
虽然把两轮变成三轮,好像是个全新的尝试般。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黄不二想着,怎么也用不上两个月。
可事实上,一直忙活到次年春暖花开,才终于做出心仪的三轮车来。
还是前后三尺长,后面从一个轮子变成了并排的两个。原本的后车轮位置变成了两个车轮,上面还有一家精美的小车,可以拉两三个人的样子。
除了形状功能之外,车子的驱动装置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嗯,原本那个实在是太费事儿,也太费材料了。黄不二早就琢磨着该怎么改进一下,只苦于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直到被舒舒旁观者明了几次,他才终于福至心灵。
发现了链条与脚蹬的妙用,改来改去,将大清版自行车改成了后世常见的那种。
至此,除了车轮的草胶还是实心的,没办法充气之外,其余诸项,已经跟后世的自行车相差无几。
如此一来,虽然在行驶中姿势不如前面雅观。
但速度上来了啊!
以前的自行车,一日才行三十四里。改完之后,一个时辰就能行这个数。若是路况好,骑车人又身强力壮一直不停地猛蹬,这速度还能上去不少。
虽还比不上快马,但比牛快多了。
是个挺过关的交通工具。
实验通过,宣布新版自行车终于成功时,黄不二再度喜极而泣,哭声震林樾。
舒舒已经能淡定地掏出耳塞,等他哭完了。
是的,耳塞。
因黄不二这个悲伤要哭,喜悦要哭,感动、为难都要哭一哭的家伙。舒舒不得不发动巧手绣娘,给庄子上所有可能遇见他,聆听他哭声的人都做了副棉耳塞,以备不时之需。
车子终于做完,又恰逢端午将至,舒舒忙不迭将之打扮一新,大张旗鼓地送到了圆明园。
说是下头工匠做的,送给皇阿玛消遣。
而事实上,三轮车一进宫,就被太孙给霸占了。因他说要好生磨练技术,来日好拉着皇玛法、皇玛嬷与玛嬷一道儿,体验坐车与骑车的新鲜。
雍正虽然有些不满,但孙儿也确实一片孝心。
遂也不再坚持,只分别与皇后、裕妃坐在了三轮车的后车斗上。
由永瑛拉着,绕着圆明园缓缓而行。
成为圆明园一景,佳话无限流传。久而久之的,三轮车竟然成了子孙孝顺长辈,丈夫疼爱妻妾,手足友爱的关键性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