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开始不太美好,但好生经营,未必不是一桩良缘。
开局再不好,难道还能坏过她与弘昼?
事情终于顺利解决,永璧长出了一口气。还在张家席间就赶紧向自家额娘发出请求:“学规矩是个苦差事,遇到严厉嬷嬷更是苦上加苦。”
“额娘都已经励志要当大清第一好婆婆了,那不如先拿未来儿媳妇儿练练手?”
“比如给她安排一个性子柔和,业务能力强的嬷嬷。顶好在寓教于乐之中,就把那些繁琐规矩给通通学好了。”
张夫人眉眼含笑,轻推了推自家闺女。
示意她别只记着以往那些不愉快,也好好瞧瞧未来女婿有多体贴。
张幼仪心下冷哼:谁稀罕?咳咳,好吧!这个她还真是特别的稀罕。新派来的嬷嬷性子温和,规矩娴熟。
不但能温柔地指出她的一些小问题,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指引着她学会好多道理。
短短一个月不到,见过她的人都说有特别大的进步。
程度吗?
一日千里,堪比脱胎换骨。偏这进步,还没有抹去她原本的个性与特点,只整个人都升华了一样。去掉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将原本就出众的地方变得更出众。
以至于不少人暗戳戳打听,想要排个号。
提前预定一下她的教养嬷嬷。
被万千拜托的张夫人只笑:“好姐姐,亲妹妹!可不是我为人吝啬,不肯帮忙。而是实在有心无力啊!你道为什么?还不是这嬷嬷根本非咱们府上所请?”
“是和亲王福晋唯恐未来儿媳受苦,特特指派过来的呢!”
一片惊呼中,众人再看张幼仪的眼光都不同了。知道和亲王福晋曾经说过,要当大清第一好婆婆,与婆婆裕贵妃比肩。
但也没有想到,她能对张家姑娘好到这样啊!
毕竟世子往御前请赐婚的时候,听说可没取得王爷王妃的同意。而且放着好好的满洲八大姓姑娘不要,非娶一个区区汉女。
没有人觉得,王爷夫妻真能喜闻乐见。
可事实就是那么的打脸,不但福晋频频赏赐,连两位和硕公主也处处护着。但凡让她们耳闻,哪个不长眼的非议甚至欺负她们两个准嫂嫂。
就少不了被收拾一顿,还被写在报上。
是的!
经过太孙的不懈努力之后,大清也渐渐走进万千百姓家。爱好听故事写故事的姐妹两个也趁势而起,鼓捣了一个报馆。
旬日一期,服饰,美食,奇闻异事等,简直无所不包。
其中更有个让人又爱又恨,连带着整份报纸销量都能拔高的版块——京中趣闻。专门报道京中各府杂事,只要属实,无不敢写。大清没有名誉权,拥有太孙亲哥的两位姑奶奶无所畏惧。
被她们夸一夸还则罢了,若是被点名道姓批评了……
呵呵!
够国法的上国法,不够国法的家法收拾。保证一个个的,都被收拾得七荤八素不算。名声跌落谷底还得跌落谷底,亲友间断席的断席、断袍的断袍。订好的婚事黄掉,连成婚的都说不好会不会被休回娘家。
何以至此?
乖乖,这是得罪两个和硕公主那么简单?是将全部龌龊摊在阳光底下,被上达天听啊!
被用那么不光彩的方式让皇上跟下一届皇上记住,还想着有好儿?
那,必然是女的声名俱毁,男的前途无量啊。
有人试图参奏,说两位公主如此如何如何不妥。可龙椅上坐着的那位不那么认为,人家觉得若无不实报道,非但不该禁止,还得给两位公主奖励。因为有了那么个版块,整个京城的风气都好了不少。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与其禁止刊登,不如各自好生约束侄子晚辈。劣迹少了,能上报的点没了。让俩丫头报无可报了,才是整个大清的福分。
有了当今背书,两位越发猖狂,咳咳,干劲十足。
越发具有影响力。
被她们数度护着的婉莹与张幼仪万分赶紧,数次送礼致谢。不多贵重,但胜在心意。乌云珠跟泰芬珠两姐妹欣然接受,并频频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