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了一点路费,剩下的钱姜梨又全进了时髦修身的外套,半天的时间,带来的一万块钱就全变成货了,下午他们买了返程的火车票,当天就回。
二梨看妹妹太累了,想去补一张卧铺票,一翻钱才发现连补一张卧铺的钱都没剩下。
她自己吃苦没什么,却心疼娇滴滴的妹妹,程幸华看着小妹眼皮打架,站起来说在车厢里走走,“你坐过来些,让小梨靠你身上睡一会儿。”
他们这次买的恰好是三个人一排的硬座,二梨坐到最外边的座位上,拉开点空档,叫姜梨躺她腿上睡一会。
姜梨确实太累了,也不推脱,枕着二梨的腿睡了两三个小时,然后腰受不了疼醒了,只能又坐起来,靠二梨肩膀上,说:“二姐,我知道二姐夫为什么喜欢你。”
二梨好笑,“看我漂亮呗,那年喜欢我的男同学好几个,我选他,也是看他长的最好。”
姜梨说不全是,“在二姐身边有安全感,上趟我自己返城,一路好几个男人女人跟我搭讪,我怕死了,这次有二姐在,都没人敢靠近我。”
二梨忍不住自嘲道:“可能是二姐徒手把苹果,从中间硬生生掰开了,把坏人吓住了吧,我跟你说,我故意的,二姐这么凶,有二姐在你身边,就没人敢打你的主意了。”
程幸华已经坐回来了,问她们想好去哪里卖了吗,“这么贵的衣服,京市能卖的地方不多吧?”
姜梨说京市不是八年前的京市了,“这么大的城市,已经有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了,总有能消费得起的。”
刚下火车,程幸华家的司机老黎就在火车站出站口,给程幸华拦住,说他在火车站守了三天了,“幸华,你偷跑那天你妈就病了,不管怎么样,先回家看看你妈。”
程幸华看了等在一旁的二梨和小妹,挺为难的,他妈多半装病,但偷跑出来本就是他不对,是要回去看一下,但不是现在。
他说把衣服卖完就回去,“黎叔你看这大包小包的,她们俩个女孩子扛不动,我得帮着卖完才能走,麻烦你跟我妈说一声吧。”
黎宗说不行,“你妈说,找不到你我也别回去了,幸华,你妈性格是有点偏激,但她是你妈,你八年没回来,回来就跑,这儿子当的也是没谁了,你妈对二梨是不太喜欢,但对你一直不错的吧,你不能这样对你妈。”
程幸华为难住了,二梨在一旁跟姜梨吐槽,“你看到了吧,回去就难出来了,我猜他妈没病,装的。”
姜梨叫她二姐别急,跑过去跟那个司机说:“黎叔是吧,庄阿姨生病了是吗,住没住院,二姐夫八年没回来,也没听说庄阿姨有什么顽疾,怎么突然就病了,病了几天黎叔都没回去,应该只是装的吧?”
黎宗讲不过她,她给秦朝守寡,是秦家的儿媳妇,程幸华大姐和大姐夫都在她公公单位任职,不好不留点面子给她。
他道:“主要是气病了,哪有八年不回来的儿子,刚到家招呼都不打就跑的,你说是吧。”
姜梨点头,“说出去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但咱们都是知内情的,二姐夫都二十好几了,庄阿姨还想栓到哪天呢,庄阿姨拖着不来我家商议婚事,那我们家为什么要给她留面子呢?”
“我二姐跟二姐夫在边疆也住到一块儿了,有事实婚姻,这是她丈夫了,现在是婆媳矛盾,你别跟我扯什么母子亲情,庄阿姨扣着户口本,我二姐就扣着二姐夫不让他回家,看看谁耗得过谁!”
黎宗哪讲得过她,“你这小姑娘怎么管起姐姐、姐夫的婚事?”
“黎叔还不是程家的人呢,您不也管了吗,您回家跟庄阿姨说一声吧,我二姐夫和二姐商量好了,就在外面住,没结婚证也愿意过一辈子,人总有生老病死,她是熬不过我二姐的,最后还是我二姐赢。”
理也确实这么个理,姜梨一通话,程幸华更不愿意回去,黎宗只能唉声叹气的回去复命了。
二梨虽然小赢一场,心里还是怄的慌,这都叫什么事啊,她到底是哪里不入婆婆的眼呢,难道程幸华听来的是真的,庄凤琴有把柄捏在何家手里?
她心里委屈,只跟姜梨走一块,都不想跟程幸华说话。
姜梨看着前头一个人扛了一半包袱的二姐夫,叫二梨不要生气,这时候不该再给二姐夫摆脸子,不然她就白得罪长辈了,最好二姐还能去跟二姐夫说几句自责的话。
二梨连连摇头,“我说不来。”
姜梨笑,“我教你。”
她趴在二姐耳边嘀咕了几句,推她上前去说,“去呀,别叫我白得罪了人。”
二梨没办法,上前几步跟程幸华并排,照着姜梨教的一口气说了,“今天都是我不好,叫你为难了,那边再不好都是你亲妈,小妹是为我出头,你别生她的气,要怪就怪我吧,我也不知道哪里让你妈那么讨厌我。”
程幸华心里对他妈那点内疚立刻淡多了,说道:“哪的话,回头我找我大姐回家看看,真病了我再回去,要是骗我的话,我就不回去了。”
三个人把衣服拿到大学门口卖,大学对面的商业街上,也有不少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姜梨把摊位支起来,每件挂了一个样品,又拿出两件来,她穿一件,让二梨也穿一件,她们俩这颜值,穿上自家的衣服就是活招牌,两人去隔壁小吃店借了房间换衣服。
老板娘干个体户看着不显,手里也是有钱的,等两人换完衣裳,看姜梨身上的毛衣好看,五十五一件的羊毛衫眼都不眨,一口气买了两件,一件黑的百搭,还有件红的喜庆。
老板娘说,别看她这小店不大,一个月不少挣的,还夸赞这两件羊毛衫买的值,“料子款式比商场的好,价格还便宜些呢。”
中午人多,她进的货料子好、款式新,百货大楼这样的料子也要五六十一件,款式还没这个好看,因此卖的还怪好的,除了学生围过来,这条街上的商户和食客都跑来挑衣服。
“黑色的没有了,红色的也好看,要吗,再犹豫一下,红色的都要没了。”姜梨见拿出来的黑色的卖完了,便推销起其他颜色。
二梨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贵的衣服,还有人不要钱一样的买,她收钱都收麻木了,“钱就这样挣着了?那别人为什么不去呢?”
姜梨说:“也没这么容易啊,往返两三天的路途,还要带这么多货,没几个人能扛得下来,拿货也得根据时节看款式,看走了眼就砸手里了。”
这话二梨赞同,不过她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以前在边疆农场插队的时候,那比坐车辛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