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卫某虽是一介武夫,也晓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如今南疆战乱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卫某斗胆向郦大人请求将卫某安排在南疆前线。卫某归于朝廷,并非为了荣华富贵,乃为做一番事业,全一个心愿!”便是在这一群贵公子前,卫勇达此话亦是说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旁的人们早已交头接耳起来,丽君却是低头不语,日前金风细雨楼的打探忽闪而过,南疆一事不可再拖,否则老父亲就要熬不住了,而这卫勇达的来历又甚是模糊,他如此心急南疆一事,难道,难道是同道中人,想到这里,丽君不免多看了卫勇达几眼。
围着丽君的赵易瞧她频频目视卫勇达,心中没来由地不服:“君玉在看什么?”丽君见他一脸吃味的样子,故作哀叹状:“我叹卫壮士其心可嘉,又叹朝中乏此勇士,虽说日前已出招贤榜,然我听下面人说,来的多是各地忠良之士,京中世族大家们却毫无动静,让人好不寒心,有好不忧心啊。”
身旁的钱良,孙飒,李思,张武等听了,也不由地停杯住筷,侧耳倾听,脾气最直爽的赵易脸已黑了一半,欧阳飞卿偏要接口,把戏份做足:“寒心什么,又忧心什么呢?贤弟你切不可一棍子打死,难道为兄不是世家中最支持你南征之事的么?”
丽君大叹一口气:“这南疆之事乃是国事,为国尽心乃不分门第,孰料京中世家富贵惯了,畏惧疆场驰骋,倒是它地来了不少人才,长此以往只怕人家要笑我京中无人了,不过我可不是说你们哦,几位哥哥都是闲云野鹤惯了的人。”说罢,眼光偷偷地溜向那几人。
赵易紫涨了一张俊脸,口中大声嚷嚷着:“君玉你休小看人了,我家好歹也是武将出身,虽是公侯人家,可是这家传武艺可不曾丢了,若不是这些年朝廷渐渐冷了武事,又遇上刘老头处处打压,说不定我早已入朝了,怎会让你专美于前!敢明日,咱就入馆报名去!”
一席话说的座间诸位公子人人心动,赵易平日就是他们一堆儿的头儿,此话正说中了他们的心声,平日里呼朋唤友,锦衣玉食又怎是他们一心所求?平日一副纨绔子弟模样的欧阳,如今入朝不也做事做地有模有样?让他们看地好生心动。
钱良亦开口了:“我与表弟孙飒也素有报效之心,无奈时势不明,我们兄弟才会放浪形骸,既然大伙都有这个想法,又有君玉掌事,不若我等兄弟都去干一番事业,莫叫我等一身所学没没于碌碌时日。”
连最稳重的钱老二都开了腔,其余的纷纷开动:
“我虽不是武将,不过家中在户部挂了闲职在户部,我可以帮衬着军中钱粮事物,好歹防着刘家的人做手脚,户部多我家的多年旧交,谅他们也不敢拖拉军饷。”
“我记得家中几位赋闲的旧将打造兵器上是把好手呢,待我明日去拜访这几位世伯吧。”
…………
卫勇达瞠目结舌,眼前此景真是大出自己的意料,片刻之间,这位郦大人便又攻下一个难题,真不知是否该称赞他有掌握人心的魔力。
丽君面向卫勇达正言道:“欲去南疆,勇达需答应一事,此事才算稳妥。”
“何事?”
"参加比武.不仅你参加,诸位在座的,凡是有从戎志向的,都要参加."看着众人有些不解的目光,丽君清清嗓子,认真地解释:"大家想想如果此事若是刘家的人来做,会怎么做?"
赵易颇有些不屑:"他们老刘家还能怎么样,中宫娘娘有孕在身,还不趁机给她弟弟讨功名?"
"所以啊,我们可不能干和刘国丈一样的事情,所谓英雄不论出身,无论昨日的你是豪门子弟,还是绿林好汉,今日大家都要用真本事说话.恕我直言,明堂我可是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诸位切莫让我失望啊,几日后比试,我亦不会徇私."丽君一个简单的笑容就让在场所有的人心少跳了一拍,特别是藏身树后的少华.
众人齐声附和:"当然,当然,就等着几日后的比武吧."
方才杀回第一部,看到了紫菱和swj,还有懒猫的留言,很开心,我已经认真地全看了一遍有的进行了作者加精,以备大修时所用。
№6网友:swj评论:《新再生缘》打分:2发表时间:2006-02-2220:10:06 所评章节:7
似乎把尹氏描写的过于小气些了吧。如果是这样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儿女也不会大气吧,日后皇甫长华如何能在后宫中劝说皇帝雨露均洒,或许作者要重塑一个与原著中不同的长华吧。
这里我想顺便说明一下,对于尹氏的描写并非废笔,有好几处都突出了尹氏性格不好的地方,特别是明珠蒙尘一段暗示了尹氏恶劣的一面,尹的性格和少华的愚孝都是日后的导火线之一,而皇甫少隽(即长华)将会原作大不相同,她是不会做出那种贤良淑德的事情的(连她的名字都改了,可见是大不一样的)
至于懒猫说的医术问题,我现在想想的确有些突兀,会在文初在适当的添补些吧。
好困啊,先下线了。
除了小月,磕磕,静静,还有谁坚持在这里啊?
前一阵子发了一图贴
bbs。jjwxetshowmsg。php?board=17&id=11217&msg=碧水江汀
有兴趣的去看看吧。冷泠发地很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