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二人,尬住了。
在陶华看来,这个“神灵”的完成度已经达到999的地步。
只要随便再来一个人,贡献一丝丝愿力,她就能彻底完成。
然而已经一个时辰没人来了,看样子只能等到明天。
而在王师姐看来,这个‘灵’白天成型、壮大的速度很快,但是晚上速度大大下降。
至于入夜后,基本上就不再变化了。
而且更奇怪的是,她感觉这个‘灵’在不停的壮大。
但是,她并没有感觉到这个灵吸收多少灵气。
就这样,二人尬在这里。
顿了一会,陶华便提议道:
“不如先离开,明天再过来?”
未等王师姐回答,一阵蹒跚的脚步声便从外面传来。
二人又停止了交谈。
来着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妇人,衣着普通。
她此时正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
这个老妇人,正是庙祝。
她怀里的箱子则是寺庙的功德箱。
白天来此祭拜的人中,大多都会烧上三炷香,表示诚意。
偶尔有些家世富裕的,还会在这功德箱中扔些钱财,表示心意。
只见那庙祝关上了门,打开了火折子就开始点起了钱。
她先是将其中散发出银白色光泽的碎银子全部揣进兜里。
然后便将铜板十个一沓摞好。
然后将大钱也专门分出来,依旧十个一沓。
一个大钱等于十枚铜板。
虽然黑夜中分钱的很是麻烦。
但是凭她那熟练的技巧,很快便将所有头铜板数清。
共两贯三百余文。
最后犹豫了半天,将其中的两贯钱放进自己的袋子里。
将剩余的铜板以及几枚大钱放进功德箱中,塞入案台之下,用红绸遮挡住。
这是当地的风俗,寺庙里的钱不能离开寺庙。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规矩。
那就是璃仙会后,璃仙庙就要重新修缮一番。
至于修缮的钱,那当然是璃仙会那天功德箱里面的钱了。
不然她也不会留钱在功德箱里面。
说到这个规矩,她也是一肚子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