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平也是无奈啊,谁不想像大决战一样呢。
当年拍摄大决战都轮不到他,大决战也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当年拍摄这个电影就是为了舆论士气,八一厂才会得到那么大的支持。
现在想得到这样的支持很难了,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刻。
不能表现出敌视的情绪,不然怎么从人家那里骗投资。
紧急发展起来才是关键。
陈时平能拍摄抗美援朝已经不容易了。
小公司小制作拍摄倒还好,不会有什么风险和问题。
中影毕竟不太一样嘛。
从片场回来的陈时平脱掉身上的军大衣,看向冯晓宁说道:“你这是什么情况?群演找的不太合适。”
“难找,长春厂本来群演挺多的,不过这几年不是往其他方向发展了嘛,制片量下降,好多人都不做了。”冯晓宁无奈解释道。
陈时平嗯了一声,坐在那思考许久后说道:“找退伍的吧,前段时间不是刚退了,过几个月也要退不少,应该好找。”
冯晓宁皱着眉说道:“那时间可就长了,这次最少需要两千名以上,一两天可找不到。”
“那就等。”陈时平拍桌子说道。
本来以为群演能顶事,但是看到今天这个情况,陈时平是没办法接受。
一点精气神都没有,怎么能演出来1V16的气势!
1V16其实也不对,准确的说是19,不过很多都是打酱油的,都不配当对手。
陈时平这次也想拍出经典,所以不想这么糊弄过去。
反正都等这么久了,那就再等等!
陈时平和冯晓宁说完,又和制片那边交代一下。
然后就和冯晓宁一起讨论分镜头了。
这次要拍出惨烈拍出大场面,拍出血性和决心!
所有人都觉得我们不可能胜利,还不是胜利了!
这种电影不能糊弄的。
陈时平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来画去,对于每一个分镜都是斟酌再三。
现在重新找演员,正好有时间把分镜头给完善一下。
“水门桥这段戏画面要暗,在构图上要简约一点,镜头要稳,坚不可摧的感觉一点要出来。”
“建筑要够大,我方人少,但是一次次冲击,要对比出那种视死如归的决心和保家卫国的信念。”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这一场不能刻画的太过,对面的战损一定远大于我们,不然也不会一次次修桥了。”
陈时平和冯晓宁一点点的讨论,从第一次战役到战争的第二阶段的上甘岭,每一场主要战役都会涉及到。
一共三部,一次性拍完所有关键的战争节点。
陈时平想过以一个小队为主线来拍摄,就像是后来的长津湖。
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从战争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很多部队番号都没了。
就像是上甘岭,最开始的时候,一个连一个连的往里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