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需要老老实实待在建业,不浪,整个局面就崩不了。
司马懿之前预料的是,李济安闪电攻破武昌,但想要拿下建业,没有半年几乎不可能。
自己只要大军压下,给李衡施加心理压力就可以。
高柔走进来,也听到了司马懿的骂声,他微微一愣,站在那里不动,直到司马懿骂完了好一会儿,他才走进去。
没想到刚准备出发,后脚建业城破的消息就传来了。
“孙仲谋……他当年是如何拦下太祖皇帝的数十万大军的?”司马懿的声音沙哑了,他的眼神也变得有些空洞,全身的精气神似乎都被抽干了一样。
他的额头上布满了细汗,无助地看着司马师。
“父亲,之前我们安插在益州的细作,在成都散播了李济安拥兵自重的谣言,虽然没有起到作用,但现在却未必了。”
“此话怎讲?”
“李济安攻下扬州,在建业笼络江东士族,一是功高盖主,二是权力过大,不需要我们再传播,拥兵自重已成既定事实。”
司马懿沉默下来,也没有说话。
这件事很难讲。
益州的局势他是知道的。
刘禅皇权式微,以诸葛亮的丞相府主政,若说拥兵自重,最自重的是诸葛亮。
“诸葛孔明的权力比李济安要大得多,无需请示,能在关中任免官员,李济安却无法在扬州无需请示而任免官员。”
司马懿叹了口气。
“刘禅想要动李济安?”
他摇了摇头,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司马懿眼里,刘禅必然也是想拿到权力的,没有人不爱权力。
可刘禅拿不到,没有诸葛亮点头,他动不了李济安。
事实上,司马懿的想法当然完全正确。
刘禅外表看起来和和气气,但他内心对权力其实是非常敏感的。
正史上,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
不再设立丞相,权归尚书台,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刘禅对治国实在不擅长,后来又被迫放权给蒋琬。
“除非孔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