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是碗扁尖肉丝面?
蒸腾的热气氤氲而上,在镜头上蒙上一丝雾气。摄影师拿着帕子擦了擦,又朝着送上前来的面碗拍去。
清澈的汤汁,团好的面条。
油亮的浇头,各色的蘸汁。
清爽而又简单。
再怎么看都是普普通通的扁尖肉丝面,偏偏周遭食客们一个比一个表现得夸张。
观众们疑惑不解,镜头里的童记者亦是如此。她将浇头倒入面碗,搅拌均匀来上一口。
摄影机拍摄着童记者的一举一动。
她的手指轻轻颤抖,理应介绍的话语忘到了九霄云外。童记者夹起面条,一口接着一口往嘴里塞,显然她的吃相惊讶到摄影师,镜头稍稍晃了一晃以后,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而后又传出清晰的嗦面声。
观众们齐齐咕咚一下,吞了吞口水。
直到狼吞虎咽的吃完面条,童记者才有了介绍的劲道。她滔滔不绝说着面条的美味,然后兴奋的发现自己还有特点可以吃~
童记者的快乐溢于言表。
明明隔着屏幕,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欢喜和快乐。一群观众明明看得肚子咕咕直叫,却又根本忍不住不看,直勾勾的盯着画面,好奇特点是什么。
蟹粉汤包。
硕大的蟹粉汤包在蒸笼里晃动着身躯,任凭童记者用筷子夹起也没有破碎的痕迹,半透明的汤□□映照出橙黄的内陷,让观众们的双眼都红了。
然后是戳开。
童记者大口大口吞咽着汤汁,而观众们也止不住和摄影师一通大口大口吞咽着口水。
“妈妈,我想吃蟹粉汤包。”
“老婆,今天中午吃蟹粉汤包吧?”
全国上下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此时说出同一句话。
摄影师极致的拍摄技术,让采访片段变成了精彩绝伦的美食纪录片,让一群观众哀鸿遍野的同时,投诉电话险些打爆了北城电视台。
尤其是一些前面还怀疑主播故意夸奖的观众,这下是彻底傻眼了。
这还没有结束。
在事情发生以后,童记者再次采访了太平巷子里的商家和食客们。每个人都是满脸骄傲,还有人让童记者去尝尝包子铺的包子,又从包子铺老板口中得知,颇受食客好评的豆腐包正是出自苏锦宁的亲手指导中。
同样得到指导的还有煎饼铺老板娘。
她还提到一点:“苏店主并没有收费,而是纯粹出于热心。因着后面发生的事情,我没来得及再次向苏店主道谢,只好跟着包子铺老板娘一起用捐款表达谢意。”
包子铺老板还展示了捐款页面。
这些内容一经发出,卫家小馆再次迎来人潮,只是让所有人遗憾的是卫家小馆依然没有开门的迹象。
这可真是个噩耗。
&n-->>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