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临县的姑娘们初次到扬城,沈萝让绿意带她们去逛一逛。
“京城的人这几天也该到了,到时咱们再好好说说话。”沈萝朝她们挥挥手,带着钥匙去看了扬城甜意阁的店面。
绿意的审美很好,而且她从小在这里长大,更懂得扬城人的审美,碧纱屏扇,青瓷花瓶,与屋子里后院里随处可见的绿树青草百花相映成趣。
沈萝没多做改动。
一天后,阿韭带着京城甜意阁的两位姑娘也到了,扬城甜意阁的开店班底完备。
绿意可以做形体培训,阿韭可以做面点培训,在生产上,沈萝只需将新品的方法教下去就可以了。
她需要的是在宣传上多花点功夫。
比如在装潢的时候,不经意透露一点消息;比如,可以派小广告,四四方方巴掌大的一张纸,上面印有好看的画……
没过多久,扬城百姓都知道了,在做面包蛋糕上仅此一家的甜意阁,要来扬城开店了!
直到开张那天,沈萝才知道她低估了扬城百姓的热情。
扬城的甜意阁在店铺的面积上扩大了许多,所以这次公子们也有自己的院子。
沈萝在挑选小厮上,费了一些心。扬城文人多,有专门培养小厮的地方,她得知时,还甚是惊讶。
绿意说:“阿萝姑娘,其实那些小厮都是自愿的,若是可以到大家族中当陪读小厮,他们其实是跟少爷们一起听课,若是天资实在聪慧,说不定还能得到当家老爷的青睐,供送去书院读书,日后出人头地,再得到回报。”
没想到她去了那地儿,说明以后要做的工作后,还有不少人抢着要来。
在热闹的彩纸散开后,女郎们一个个地进入甜院,公子们一个个进入意院,两个院子是独立的。
胡篱戴上面纱,走进扬城甜意阁。
沈萝太不够意思了,连在扬城开店都没跟她说,她还是从陈娘子那里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所以,她哪儿能不来凑热闹?
京城的甜意阁古朴大气,不失风韵。扬城的甜意阁与之相比,更具有扬城风味,精致风雅,似弱柳扶风的仕女,在烟笼绿柳间轻拂衣衫。
“姑娘,欢迎来到甜意阁,这是今天的开业福袋,请您收好。”
扬州人说话,语调软软的,在胡篱听来,尾音似是自带撒娇。
她不由多看了一眼面前的服务员,这儿的打扮与京城又十分不同。
小姑娘大概是十三四岁,发间缠着绿色的丝带,丝带上的绣花若有似无,而发带在耳后绑成两个蝴蝶结,垂下来,十分清新秀气。
衣裙的主色调也是以绿色为主,只不过每个人的衣裙图案有所不同。
“姑娘,您先慢慢看一下今日的菜单。”小姑娘指着桌上的小屏风,上面依旧是依次展开的各色面点。
“好。”胡篱点点头。
她没急着看,而是先打开了手中的福袋。
“哎呀,以前京城开业时可没有这玩意。”胡篱嘟嘟囔囔道。
巴掌大的福袋,外面绣着甜意阁的红印样式。她把里面的东西全倒了出来。
先是一张硬硬的小木片,中间粘着一张纸,画的是桂花,栩栩如生,光看上面的图案,就知道是沈芃画的。
想到沈芃,胡篱抿抿唇。
木片背面刻着桂花的诗句,倒是十分地小巧精致。
只是,这个小木片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只是用来欣赏的吗?沈萝做东西可不像是这种风格,她一贯的作风是,做出来的每样东西都是有用的。
想到就问,服务员解答道:“这是书签。姑娘若是看到那一页,把书签夹进去,下次再看就能容易找到上次读过的地方。”
原来如此,她就说嘛。
除了书签,还有一张优惠券,胡篱对这个倒很熟悉。
看完了福袋,她有心思看吃食了。
这一看才知,沈萝这段时间找到了不少好东西啊。
八月末还是很热,鱼胶冻带着丝丝凉气呈上来。
胡篱看到半透明的固体中,嵌着朵朵金黄桂花时,都不忍破坏其中的美感。